[发明专利]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3855.0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宋宣儒;王泉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京橙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55 | 分类号: | B62M6/5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志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电机 驱动 系统 吊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安装于电动车的车架上的吊架。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动助力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三轮车)较为常用的是低速后轮毂电机,这种电动自行车在电池无电,人力驱动时,由于后轮的转动需要克服电机的电感阻力和整车质量阻力,因此骑乘者比较费力,且自行车自由滑行的时间明显变短。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电动助力车的缺陷,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1815856A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同轴中置电机驱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电动助力车的上述缺陷,这种电动车同轴中置电机驱动装置(目前通常称为: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电机设置在车架中置五通位置(称为电机中置式设置),且电机悬空装在中轴上,脚蹬设置在电机中轴的两个端部,电机中轴与后轮为链传动。自行车骑行时可以分别选择电动或脚蹬驱动,也可以同时电动和脚蹬驱动。由于在自行车自由滑行时没有了电机的电感阻力,自由滑行时间较长,在这种情况下,骑乘者较为省力。
通常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通过吊架安装于车架上,而现有的吊架通常直接与车架成型在一起,制造工艺复杂且成本高,而且由于其与车架成型在一起,在安装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时,需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车架及足够的固定夹具来固定车架,使得安装工序繁琐且操作困难;本申请人经过长期的科学调研及生产实践,终于研发出了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方便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用于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安装于车架上,其中,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于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车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包括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固定卡持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对接形成的中空结构中,因此,在组装电动助力车时,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放置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二者之一上时,再将另一连接件对接连接上即可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进行固定,随后将第二连接件与车架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完成电动助力车的组装;当需要拆卸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进行维护或更换时,由于第一连接件不与车架进行连接,因此从第二连接件上拆卸下第一连接件即可将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取出进行维护和更换;当需要重新装上维护后或更换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时,先将维护后或更换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随后将第一连接件对接连接于第二连接上即可;另,由于本发明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不与车架成型在一起,在针对不同类型的车架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将不同型号的车架连接于第二连接件的不同位置即可,无需根据不同型号的车架而定制生产;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吊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安装还极为方便,通用性强。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半径为R的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圆心角α小于180度,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半径为R的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二圆弧部的圆心角β小于180度,沿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一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直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部的自由端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二端呈可拆卸的对接连接。
较佳地,沿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第二端呈相切的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直部,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直部的自由端可拆卸的对接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侧壁具有向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形成的第一卡凸,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具有向所述中空结构内凸伸形成的第二卡凸,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时,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呈正对对接,所述同轴中置电机驱动系统的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卡凸与第二卡凸插入的卡槽。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周长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周长。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对接匹配的第二台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京橙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京橙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3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