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地形的地质堆积体快速拟合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3627.3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殊;李明超;王刚;王孜越;石伟明;张野;田华兵;韩帅;刘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地形 地质 堆积 快速 拟合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维地形的地质堆积体快速拟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野外地质现场测绘,在三维地形实景中标记地质堆积体的地表出露范围,以封闭多段线表示;
步骤B、指定封闭多段线内部的深度控制点,给予其距离地表的预测深度;所述预测深度,是地质工作者根据现场地勘现象和地质经验所预测的堆积体最大深度,在垂直方向上,该深度以上部分都属于地质堆积体;
步骤C、在多段线内部构建插值点,形成Delaunay划分网格面;
步骤D、针对网格面中的每一个节点,根据以下规则计算其深度:堆积体边界处的深度为0,内部指定点处的深度为给定值;其余节点根据其与边界和每个指定点处的距离插值计算出对应深度;插值完成后的网格面从边界到内部指定点处渐进加深,形成平滑下凹曲面,具体包括步骤D1-D5:
步骤D1:获取堆积体边界的封闭多段线,并定义其上的点深度为0;
步骤D2:获取堆积体内部的若干深度控制点,并定义其深度为用户输入值;
步骤D3:遍历网格面中的每一个节点,计算每一个节点在每一个深度控制点下的深度值,包括:寻找距离该节点最近的边界;作深度控制点通过该节点至该边界的线段;以该节点距离控制点距离和上述线段距离的比值作为权重参数,根据控制点深度计算获得该节点处的深度;
步骤D4:将每一个节点在每一个深度控制点下的深度值按距离每个控制点的距离设定权重,综合所有控制点的深度值,计算获得该节点的综合深度;
步骤D5:针对所有节点重复D3-D4的步骤,计算每个节点的综合深度,并生成能反映各部位不同深度值的平滑下凹网格曲面;
步骤E、将网格曲面展示到三维地形实景之中,形成地质堆积体的下包络曲面,并获得堆积体实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形的地质堆积体快速拟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三维地形实景,是工程地质野外编录区域所对应的带实景贴图的三维地形模型,其是由陆摄或航摄手段获取的影像和高程数据叠加处理形成的能够准确表征野外地形环境的三维数字场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形的地质堆积体快速拟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地质堆积体的地表出露范围,是地质工作者根据现场勘探信息,在三维地形实景上圈定的地质堆积体边界,该边界是首尾闭合的封闭多段线,多段线内属于堆积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形的地质堆积体快速拟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野外地质现场测绘,是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现场,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利用平板电脑在三维地形实景上快速勾划出地质堆积体边界的过程;三维地形实景和地质堆积体边界是快速拟合建模方法的重要数据来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地形的地质堆积体快速拟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的堆积体实体是堆积体的下包络曲面与三维实景地形面交切形成的三维实体,用于表征地质堆积体在三维实景中的位置与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36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