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3525.1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文;曾伟杰;李琛;周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7;G02F1/1339;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响应 红外 反射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三块透光导电基板,所述三块透光导电基板中相邻两块透光导电基板之间分别封装形成第一调节区和第二调节区,所述第一调节区和所述第二调节区均填充有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包括混合液晶材料,所述混合液晶材料包含手性向列相液晶、单体、光引发剂和手性掺杂剂,所述第一调节区的所述手性向列相液晶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二调节区的所述手性向列相液晶的螺旋方向相反,在紫外光照射下所述单体在所述光引发剂作用下聚合成网络状聚合物,所述网络状聚合物能捕获所述液晶混合物中的杂质阳离子,在电场下,杂质阳离子运动带动所述网络状聚合物移动,所述网络状聚合物带动所述手性向列相液晶移动,使得所述手性向列相液晶的螺距发生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透光导电基板均包括基板和导电层,所述基板与相邻的另一所述基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导电层,设于中间的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导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其特征在于,设于最下方的所述基板上表面的导电层与设于中间的所述基板下表面的导电层分别和第一直流电源的两极连接,设于最上方的所述基板下表面的导电层与设于中间的所述基板上表面的导电层分别和第二直流电源的两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其特征在于,设于中间的所述透光导电基板可包括两块相互贴合的基板,上方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导电层,下方基板的下表面设有导电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导电基板与相邻的另一所述透光导电基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平行配向层。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液晶层厚度的间隔子。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区和所述第二调节区内的所述手性向列相液晶的螺距大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其特征在于,施加于所述第一调节区和所述第二调节区的电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三块透光导电基板,每块所述透光导电基板均包括基板和导电层,其中一块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导电层;
S2:将三块所述透光导电基板具有导电层的一面相对,分装成液晶盒,所述液晶盒具有两个调节区;
S3:取手性向列相液晶、单体、光引发剂和右旋手性掺杂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晶材料A,取手性向列相液晶、单体、光引发剂和左旋手性掺杂剂混合,得到混合液晶材料B,分别将所述混合液晶材料A和所述混合液晶材料B注入两个所述调节区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响应红外反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之后还包括采用紫外光照射所述液晶盒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未经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华光电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35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