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型祛湿谷物片/粉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2908.7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2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丁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谷物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11/00;A23L19/00;A23L5/10;A23L33/10;A23L3/4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赣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0 | 代理人: | 刘鸿运 |
地址: | 330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型祛湿 谷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型祛湿谷物片/粉及其制作方法,其中主食料的成分包括薏苡仁16%~40%,红豆16%~30%,芡实8%~20%,全葛根7%~15%,高粱5%~13%,茯苓3%~9%,红枣2%~8%,枸杞2%~6%,糖0%~2%。另外祛湿谷物主食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挑选、去杂、粗粉碎、称量、调浆、限制性酶解、均质乳化和预糊化以及滚筒干燥。本发明采用预糊化‑滚筒干燥工艺生产祛湿型谷物片/粉,既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料特有的营养、风味,又改善了产品的口感,同时具有健脾、渗湿功能,适应于现代化快节奏生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食技术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即食型祛湿谷物片/粉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谷物是人类最基本的膳食来源,对人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各类谷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我国一直流传着食补概念,各类谷物被人们用于养生。薏苡仁、红豆、芡实、全葛根、高粱等谷物营养健康,除了含有人体需要的基本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功能活性成分,如薏苡仁中的薏苡仁多糖、薏苡仁酯,红豆中的皂角甙,葛根中的葛根素、黄酮类物质,高粱中的单宁等。在我国南方省份,常年阴雨,气候阴湿,会使得人精神萎靡,中医称之为“湿”,传统中医会建议用红豆、薏米(或辅以芡实、红枣、枸杞等)煮汤食用以达到祛湿的功能;然而,在现代化快节奏生活方式下,人们虽然了解祛湿传统复合谷物的功能,但其原料需要长时间烹饪熟化才可食用,不适用于中青年白领人群。
目前,生产各种方便即食类片/粉状产品主要通过热风烘干、喷雾干燥 、冷冻干燥等工艺进行熟化处理,制备出的产品成本高,口感不佳,难以长时间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即食型祛湿谷物片/粉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即食型祛湿谷物片/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薏苡仁16%~40%,红豆16%~30%,芡实8%~20%,全葛根7%~15%,高粱5%~13%,茯苓3%~9%,红枣2%~8%,枸杞2%~6%,糖0%~2%。
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成即食型祛湿谷物片/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挑选:挑选新鲜、色泽良好的薏苡仁、红豆、芡实、全葛根、高粱等谷物原料;
B)去杂:将挑选合格的原料经过筛选或磁选的去杂工艺,除去杂物;
C)粗粉碎:分别取上述原料进行粗粉碎处理;
D)称量、调浆:按配方称取一定比例的原料粉投入匀浆罐中,同时按祛湿谷物粉与水的比例称取适量的水进行混匀处理,制得祛湿谷物浆料;
E)限制性酶解:对混匀后的浆料进行限制性酶解,选择多种酶液混合到上述的祛湿谷物浆料内,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酶解;
F)均质乳化:对限制性酶解后的浆液进行乳化,得到料液均一,理化稳定性良好的祛湿谷物浆液胶体;
G)预糊化和滚筒干燥:将浆料按一定的速率送入滚筒干燥机内进行预糊化和滚筒干燥处理,制得熟化的厚度为0.2~0.8mm成片状祛湿谷物产品;
步骤H)成型:对预糊化~干燥后的祛湿谷物产品按照一定的片状尺寸/粉状粒径进行粉碎和过筛处理;
步骤I)包装:对上述步骤得到的片/粉料按一定规格进行称重,密封包装。
进一步地,在步骤E)中所述的酶液中包括复合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
进一步地,在步骤E)中所述的温和条件的温度为 35~50℃,酶解的时间为1~2.5h。
其中,所述步骤C中粗粉碎获得的谷物原料粉的平均粒径大小为0.35-0.55mm,这样的粒径控制便于调浆、均质乳化和滚筒干燥处理,能够有效地缩短加工耗时,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谷物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谷物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2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