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井平台泄漏泥浆循环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71606.8 | 申请日: | 2017-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E21B21/1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郭日志 |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平台 泄漏 泥浆 循环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平台泄漏泥浆循环处理系统,包括钻台泥浆泄漏收集槽、钻台泥浆泄漏返回槽、钻台泥浆返回槽、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振动筛泥浆返回槽、泥浆处理装置、第一气动隔膜泵、第二气动隔膜泵、第三气动隔膜泵和主船体泄漏泥浆沉淀柜。本发明钻井平台泄漏泥浆循环处理系统,通过管路和阀门传送泄漏泥浆进入泥浆返回系统,经过泥浆处理装置,实现泄漏泥浆回收利用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在钻台区域增加管路和阀门,使钻台泄漏的泥浆直接进入钻台泥浆返回槽,另外可以把气动隔膜泵输送的泄漏泥浆传送到振动筛房泥浆返回槽,经过泥浆处理装置,实现泄漏泥浆回收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钻井平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井平台泄漏泥浆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泥浆在钻井平台上将进行存贮、调配、输送到井下,从井底回来的泥浆要经过去气、去水、去泥、去沙等一系列处理过程,以便回收返回存贮舱,进行循环使用,在以上过程中泥浆会有泄漏,特别是从井口返回的泥浆泄漏,可能会含有有毒气体,会对平台和海洋造成污染和危害,因此在钻井平台泥浆系统设计中,对泄漏泥浆要进行收集,作为危险物质进行存贮,通过平台供应船转运到岸上的专业工厂进行处理,转运和处理需要支付很大的费用,存贮也要占用平台的空间和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泄漏的泥浆进行处理和回收,减少在平台存贮和转运到岸上处理的泥浆数量,降低平台运营成本的钻井平台泄漏泥浆循环处理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井平台泄漏泥浆循环处理系统,包括钻台泥浆泄漏收集槽、钻台泥浆泄漏返回槽、钻台泥浆返回槽、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振动筛泥浆返回槽、泥浆处理装置、第一气动隔膜泵、第二气动隔膜泵、第三气动隔膜泵和主船体泄漏泥浆沉淀柜,所述钻台泥浆泄漏收集槽和钻台泥浆泄漏返回槽通过管路连接,钻台泥浆泄漏收集槽和钻台泥浆泄漏返回槽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钻台泥浆泄漏收集槽和钻台泥浆返回槽通过管路连接,钻台泥浆泄漏收集槽和钻台泥浆返回槽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钻台泥浆泄漏返回槽和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通过管路连接,主船体泄漏泥浆沉淀柜与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通过管路连接,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与第一气动隔膜泵通过管路连接,第一气动隔膜泵与振动筛泥浆返回槽通过管路连接,泥浆处理装置与第一气动隔膜泵连接,第二气动隔膜泵、第三气动隔膜泵与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第二气动隔膜泵、第三气动隔膜泵与振动筛泥浆返回槽通过管路连接,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与第一气动隔膜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两个阀门,第二气动隔膜泵、第三气动隔膜泵与振动筛泥浆返回槽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
所述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的溢流侧设有阀门。
所述第二气动隔膜泵、第三气动隔膜泵与悬臂梁泥浆泄漏沉淀柜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
所述第一气动隔膜泵出口处设有阀门。
所述泥浆处理装置与第一气动隔膜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
所述主船体泄漏泥浆沉淀柜与第三气动隔膜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两个阀门。
所述第二气动隔膜泵的出口处设有阀门。
所述第三气动隔膜泵的出口处设有阀门。
所述主船体泄漏泥浆沉淀柜的排舷外管路上设有阀门。
本发明一种钻井平台泄漏泥浆循环处理系统,通过管路和阀门传送泄漏泥浆进入泥浆返回系统,经过泥浆处理装置,实现泄漏泥浆回收利用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在钻台区域增加管路和阀门,使钻台泄漏的泥浆直接进入钻台泥浆返回槽,另外可以把气动隔膜泵输送的泄漏泥浆传送到振动筛房泥浆返回槽,经过泥浆处理装置,实现泄漏泥浆回收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钻井平台泄漏泥浆循环处理系统的泥浆返回处理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1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具扶持装置
- 下一篇:承压水地层钻孔施工半封闭泥浆保压循环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