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遥控护理养植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0977.4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1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谷菊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菊秋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A01G27/00;A01C23/0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27000 湖南省张***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制冷片 内盆体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施肥装置 外盆体 电控 处理器 遥控 护理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自动给水 种植物 联通 内壁 盆体 贴合 外壁 外盆 环绕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控护理养植盆,包括内盆体、外盆体、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控施肥装置、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第二半导体制冷片、处理器和WIFI通信模块,所述内盆体位于外盆体内,内盆体与外盆体联通,内盆体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电控施肥装置,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环绕在内盆体的外壁,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环形贴合在外盆体的内壁,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WIFI通信模块,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控施肥装置、第一半导体制冷片、第二半导体制冷片和WIFI通信模块;本发明能实现自动给水,并能实现对种植物的遥控护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植盆,尤其涉及一种遥控护理养植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室内绿化景观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在室内用花盆种植绿色景观植物。大多数的室内绿色景观植物对水分的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必须保持适中的水分,水分过高或过低均易出现烂根、枯叶的现象,因此需要经常定期加水;这对于需要经常外出的养植者存在较大的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些具有自动浇水的花盆,如专利文献:一种自动浇水花盆(CN201120533582.1),“包括:花盆外层、花盆内层、浇水口和喷水装置;其中:花盆外层与花盆内层组成双层结构的花盆,其顶部的花盆沿上设有多个浇水口,在花盆内层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的周围设有喷水孔,前部设有湿度开关,湿度开关能够根据花盆内部的湿度控制喷水装置喷水。该自动浇水花盆既实现自动浇水,又能根据土壤的湿度自动控制水量,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然而,上述自动浇水花盆需定期加水,较长时间不管理,容易造成养植物死亡;另外,种植者长期不在家,其景观植物容易因温度过高或过低、或缺失肥而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花盆无法长期自动浇水,需定期加水,长期不管理,容易造成养植物死亡。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遥控护理养植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盆体1、外盆体2、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电控施肥装置5、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第二半导体制冷片7、处理器8和WIFI通信模块9,
所述内盆体1位于外盆体2内,内盆体1侧边分布有与外盆体2联通的吸水孔11;
所述内盆体1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和湿度传感器4,内盆体1上部侧边安装有电控施肥装置5,所述电控施肥装置5包括蓄肥腔51和电控阀52;
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环绕在内盆体1的外层壁面上,第二半导体制冷片7环形贴合在外盆体2的内层壁面上;
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一吸热端61和位于内层的第一放热端62,第一放热端62与内盆体1的外壁接触,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片7包括位于内层的第二吸热端71和位于外层的第二放热端72,第二放热端72与外盆体2的内层壁面接触;
所述处理器8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和WIFI通信模块9,处理器8的输出端连接电控施肥装置5、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第二半导体制冷片7和WIFI通信模块9。
进一步说明,所述蓄肥腔51为用于蓄存液态肥料的腔体,所述电控阀52为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电控流量阀。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9为单片机。
工作原理:半导体制冷片,也叫热电制冷片,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产生温差的装置,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半导体制冷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菊秋,未经谷菊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0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