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在制备抑制炎症和脑缺血药物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0891.1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0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赖仞;申传斌;吕秋敏;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P29/00;A61P9/00;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异黄酮 甲氧基 大豆 制备 抑制 炎症 缺血 药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在制备抑制炎症和脑缺血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是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生物性因子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物理性因子,包括高温、低温、放射性物质及紫外线等和机械损伤;化学性因子包括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及松节油、芥子气等;此外还有异物、坏死组织和变态反应都能引起炎症。
严重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凝血系统紊乱。这种紊乱包括促凝活性增强、抗凝活性减低和纤溶系统受抑等,此时多表现为微血管血栓形成或促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凝血系统中的凝血酶和其它凝血因子也可以介导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急性脑缺血的主要病因是脑血管栓塞,这是由于脑血管中形成血栓导致血流不畅,进而造成血管梗死。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与脑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害密切相关,是以脑微血管内白细胞浸润、微血管功能紊乱及局部脑组织中液体和炎症因子积聚为标志的急性炎症过程。目前认为炎症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炎细胞的活化和浸润,并对脑水肿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例如巨噬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可以加强白细胞的浸润和其它炎症因子的释放,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和急性脑缺血型脑损伤形成。鉴于炎症和急性脑缺血型脑损伤存在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网络,那么可以同时针对凝血系统和炎症的药物将起到更加持久而有效的抗急性脑缺血型脑损伤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炎症和急性脑缺血型脑损伤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抗凝血类药物,但是常见的炎症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往往会产生药效减弱、肠胃刺激和粒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另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还会造成出血风险增加,这严重影响临床使用和患者的生命健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在制备抑制炎症和脑缺血药物的应用,所述药物的应用能够降低出血风险,使用安全,扩大临床和医药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在制备预防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述3-甲氧基大豆素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优选的,所述炎症由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引起。
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
优选的,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按照不同体重的患者给药量≥100μmol/kg。
优选的,所述3-甲氧基大豆素按照不同体重的患者给药量≥100μmol/kg。
本发明提供了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型脑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和3-甲氧基大豆素的结构式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中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脑缺血再灌注型脑损伤由炎症引起。
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
优选的,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按照不同体重的患者给药量≥100μmol/kg。
优选的,所述3-甲氧基大豆素按照不同体重的患者给药量≥100μmol/kg。
本发明提供了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在制备抑制炎症和脑缺血再灌注型脑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述3-甲氧基大豆素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所述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人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IL-6、TNF-α的分泌;同时3,4,7-三羟基异黄酮灌胃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脑损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出血实验结果表明:和同等剂量的氯吡格雷相比,3,4,7-三羟基异黄酮和3-甲氧基大豆素都没有明显增加小鼠尾出血活性,而对照组同样浓度的氯吡格雷给药组有非常明显的出血活性,这说明本发明提供3,4,7-三羟基异黄酮或3-甲氧基大豆素在制备预治炎症和脑缺血再灌注型脑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的应用能够降低出血风险,使用安全,扩大临床和医药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3,4,7-三羟基异黄酮和3-甲氧基大豆素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IFN-γ含量的抑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0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