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0201.2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4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隆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23K50/80;A23K10/22;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桃花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蟹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原名中华绒螯蟹,在生殖洄游前均为幼蟹,因其壳色偏黄,俗称“黄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发育,肝脏的重量远远大于生殖腺重量。当它在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就发育为“绿蟹”,壳色墨绿,性腺发育丰满,雄蟹螯足绒毛绸密,步足刚毛粗长,雌蟹腹部完全覆盖头胸甲腹面,腹部边缘的刚毛长而密。河蟹的一生历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等几个阶段,一生中需要幼体5次蜕皮成为大眼幼体,再经13-15次蜕皮成为成蟹,它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繁殖结束生命也就终止,一般来说,河蟹的寿命为1-3周龄。河蟹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尸体,也喜食螺、蚌子,蠕虫、昆虫,偶尔也捕食小鱼、虾,食物匮乏时也会同类相残。
目前河蟹的养殖方式已经逐渐由天然捕捞向人工养殖转变,且规模越来越大。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较大的养殖密度大,配合喷洒农药和激素,而且使用浓缩料或预混料喂养,使得河蟹的肉质较差,体内含有较多的激素,人类食用后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能够提高河蟹的成活率,改善河蟹的肉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2-3亩的池塘,池塘水放干后,清除淤泥,曝晒15-20天,铺上3-4cm厚的河沙,注水至水深达到35-40cm后均匀抛洒漂白粉30-40kg,5天后投放约占池塘面积1/3左右的水草,在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
(2)蟹苗放养:先把蟹苗放入一万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1分钟后取出,5分钟后再次放入,依此方法连续三次,每次间隔时间增加两分钟,之后按照5-6kg/亩的密度向池塘中投入蟹苗;
(3)饲料管理:蟹苗放养前期每天喂养第一饲料2次,每天每次喂养1-3kg/亩,1个月后每天喂养第二饲料4次,每天每次喂养1-3kg/亩,3个月后每天喂养第三饲料3次,每天每次喂养3-6kg/亩;
(4)水质管理:蟹苗放养1个月后注水至水深达0.8-1.0m,每隔15-20天换水1次,换水量保证在20%-25%左右,透明度保持在40-45cm左右,并且每隔8-10天均匀抛洒生石灰8kg/亩;
(5)捕获:当河蟹的平均体重达到90g以上时即可捕获。
优选地,所述水塘内设有深水区与浅水区,深水区面积占到浅水区面积的1/2-3/4。
优选地,所述防逃设施为玻璃墙或塑料薄膜。
优选地,步骤(1)所述水草选自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水花生、水葫芦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3)所述第一饲料包括鱼粉、山芋、小杂鱼,按照2:1.5:1的重量比例配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第二饲料包括豆饼、麸皮、次粉、小杂鱼,按照3:1:1:0.5的重量比例配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第三饲料包括豆粕、虾浆、豆腐,按照2:1:1的重量比例配制。
优选地,步骤(5)所述捕获的方法包括蟹笼捕获、流网捕获或者灯光捕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河蟹养殖方法,水塘处理时充分清除了淤泥,进行了消毒,水藻的栽培增加了水体溶氧,降低了有毒有害物质,也为河蟹提供了天然饵料和天然庇护所;在河蟹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了不同种类和配比的饲料,动物性饲料和粗饲料配比合理,不使用激素和农药,提高了幼蟹的体质和成活率,改善了河蟹的肉质。玻璃墙或塑料薄膜的防逃设施能够防止河蟹的逃脱,提高产量。养殖出的河蟹肉质鲜美、安全健康,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池塘选择:选择面积2-3亩的池塘,池塘水放干后,清除淤泥,曝晒15-20天,铺上3-4cm厚的河沙,注水至水深达到35-40cm后均匀抛洒漂白粉30-40kg,5天后投放约占池塘面积1/3左右的水草,在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
(2)蟹苗放养:先把蟹苗放入一万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1分钟后取出,5分钟后再次放入,依此方法连续三次,每次间隔时间增加两分钟,之后按照5-6kg/亩的密度向池塘中投入蟹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隆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隆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0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