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癌的lncRNA标志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9880.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苗芳;娄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朱萍;李红伟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癌 lncrna 标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癌的lncRNA标志物,具体的所述lncRNA为ENSG00000225521,ENSG00000225521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进一步地,本发明发现了促进ENSG00000225521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扩增。本发明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对于胃癌的癌变监测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胃癌的lncRNA标志物,具体的所述lncRNA生物标志物为ENSG00000225521。
背景技术
胃癌是一种发生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年龄在50-80岁,并呈逐年年轻化趋势。胃癌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并且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胃癌病因复杂,涉及饮食、环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尽管不断有与胃癌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相关肿瘤信号通路等被发现和证实,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对胃癌相关分子及其调控、干预机制的研究是胃癌研究的热点。
胃癌早期症状多缺乏特异性,早期病例仅占胃癌手术病例的10%~20%,大约2/3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或出现淋巴结、血行转移,其5年生存率仅为20%~30%。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差,不适反应多,限制了其作为胃癌筛查的临床应用。上消化道钡餐透视、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已广泛应用于胃癌诊断,但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常缺乏特异性,故影像学检查在发现早期胃癌及微小病灶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CEA,CA72-4和CA 19-9等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多在胃癌晚期才明显升高,其诊断胃癌的阳性率较低,多在40%以下。因此,寻找新的生物学靶标用于胃癌的癌变监测和干预,成为胃癌防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类基因组DNA转录生成大量的RNA分子,除蛋白编码基因转录所生成的mRNA外,大多数为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的非编码RNA分子,约占65%。lncRNA是一类内源性、片段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缺少完整特异的开放阅读框而无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分子,多数由RNA聚合酶II转录并经可变剪切生成,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时空特异性。lncRNA最初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声”,是RNA聚合酶II作用的副产物,不具有生物学功能。但随后的证据显示,lncRNA参与了基因组印记、染色质修饰、X染色体沉默、核浆运输、转录调控等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能够在染色质水平、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多个层面调节基因表达,作用范围非常广泛。
近年来通过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对比研究,发现lncRNA在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肤癌、肝癌、胃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表达异常。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生发展过程中lncRNA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寻找胃癌早期lncRNA分子标志物、进一步了解lncRNA在胃癌病变早期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胃癌诊治的lncRNA生物标志物,本发明所提供的lncRNA生物标志物对于人胃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胃癌的生物标志物,所述标志物为ENSG0000022552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的ENSG00000225521在制备诊断胃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上面所述的产品能够通过检测样本中的ENSG00000225521基因的表达水平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胃癌,ENSG00000225521在胃癌患者中表达下调。
进一步,所述诊断胃癌的产品包括芯片、制剂或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