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伸式便携救生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9392.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5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强;庞福振;郎济才;郭俊辰;李晓文;沈喆;吴闯;李硕;杜圆;李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B7/00;B63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便携 救生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伸式便携救生艇,包括艇架、艇体、划桨装置,还包括两个充气装置,所述艇体的一端设置有拉手、另一端设置有主进气孔和主排气孔,所述艇架有两组且通过连接扣对称设置在艇体两侧,每组艇架是由至少两节等长、变截面的空心连杆连接而成的可伸缩结构,每个充气装置包括中空的密闭圆柱环、设置在中空的密闭圆柱环外侧的套筒,所述套筒的端面设置有进气孔A和进气孔B,所述中空的密闭圆柱环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进气孔C和进气孔D,且中空的密闭圆柱环还设置有与艇体相通的进气孔E。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携带方便、存放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能够在水灾水患中使被救助者得到及时救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灾水患自救的新式救生装备,尤其涉及一种拉伸式便携救生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救生艇多用于抗洪救灾及海难事故的抢险救援中,大多具有轻便、机动性能高、吃水浅等优点,一般情况下都是施救者利用救生艇对被施救者进行的“他救”。但这种救生艇的使用和普及范围有限,尤其是针对近几年国内各地洪灾不断、城市内涝严重的情况,这种“他救”型的救生艇不能在水灾水患来袭时,对被施救者的生命及财产进行及时救助。而目前民用的自救水患救生装备种类少,且大多数救生艇结构复杂、使用操作繁琐、体积重量大不易携带和存放,需要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才能将救生艇搬运至目的地。因此,这种“自救”式的救生装备在水灾水患的救助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近年来,关于救生艇结构形式及使用方法相类似的专利文献鲜有发表,与本发明专利有关的公开资料主要包括:1、一种充气式救生艇背包(专利号:CN203692820U);2、折叠式安全救生艇(专利号:CN101797967A);3、组合式救生艇(专利号:CN104494781A);
专利1是一种充气式救生艇背包,可以实现自动充气或手动充气,包括背包主体和背包背负系统,所述背包主体为双层结构,包括前部、后部及顶部,后部的前端连接顶部的后端,后部的后端连接前部前端,后部的两侧设置边翼,前部的两侧及后端设置边翼,顶部的两侧及前端设置边翼,背包主体前部与边翼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拉锁,后部的边翼的边缘设置与第一拉锁配合的第二拉锁,背包主体的顶部设置锁扣,前部设置与顶部锁扣配合的锁带,背包背负系统设置在后部外表面,通过第三拉链与背包主体的后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满足户外用背包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或手动充气救生艇功能,用于水上救援和急救。专利2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要用于水患救生的折叠式安全救生艇。该艇包括艇架、舱兜、浮囊组合而成。艇架是旁架、横档、艇翼组合结构而成的。其旁架分设两边,两边旁架的两端相互靠连。横档撑连在两边旁架之间能撑定折叠。艇翼设在艇架外侧与旁架相靠接,能升降翻折。舱兜设置在艇架内有连扣与艇架扣连。浮囊设置在舱兜的两头,与舱兜相互分隔,浮囊上有囊口和气阀,囊口可以开闭。折叠式安全救生艇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宜普及,是水患救生、洪灾自救的理想装备。专利3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救生艇,其包括船体,该船体包括由舷、底构成的左半体及右半体,左半体与右半体在底板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左半体及右半体均包括由硬质材料构成的水密壳体;两根以上的横梁可拆卸地连接于左舷板与右舷板之间。与现有救生艇相比,该组合式救生艇轻便及便于储藏、搬运与现场拆装。
综上所述,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或专利与本发明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尚无相关申请专利,本发明对一种拉伸式便携救生艇进行了介绍,为民用拉伸式装备的使用和普及提供了参考,而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携带方便、存放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救生艇在结构形式、使用操作以及携带存放等方面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拉伸式便携救生艇,该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携带方便、存放空间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能够在水灾水患中使被救助者得到及时救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过滤作用的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纵向滚筒式船舶辅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