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钥匙匹配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69353.0 | 申请日: | 201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4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G07C9/00 |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钥匙 匹配 密钥信息 发送 车辆诊断仪 系统控制器 匹配系统 汽车 钥匙 接收用户 汽车用户 输入密钥 提示信息 状态发送 内置 成功率 天线 提示 指令 通信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汽车的钥匙匹配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天线;系统控制器用于与汽车内置的车辆诊断仪进行通信,在接收到车辆诊断仪发送的用于启动匹配的指令时,控制汽车钥匙启动匹配,接收汽车钥匙发送的汽车钥匙标识和汽车钥匙状态,在汽车钥匙状态为未匹配时,获取与汽车钥匙标识对应的第一密钥信息发送至汽车钥匙,将生成的用于提示汽车用户输入密钥的提示信息发送至车辆诊断仪,接收用户输入的密钥信息作为第二密钥信息;汽车钥匙用于在启动匹配时,将汽车钥匙标识和汽车钥匙状态发送至系统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系统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密钥信息和第二密钥信息进行匹配。该发明能够提高匹配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提高匹配的成功率和抗干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钥匙匹配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上面配有钥匙匹配系统,汽车钥匙和整车的匹配一直是钥匙匹配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有技术中,主要的匹配方式为使用钥匙的IMMO方式来进行匹配,即无电方式来进行匹配。
例如,公开号为CN102941841A、发明名称为“汽车防盗电子钥匙匹配系统及方法”的发明专利中,通过VIN计算产生PIN码,在匹配钥匙时,将钥匙放到点火线圈中,然后通过钥匙的无电方式将钥匙和整车防盗的通信密码写入到钥匙中。
又例如,公开号为CN105365774A、发明名称为“车钥匙的匹配方法、装置和车辆”的发明专利中,使用用户的指纹生成车辆的通信密码,将钥匙放在车辆的读卡器模块,然后通过读卡器将产生的密钥信息写入到钥匙的和车辆的内存中,以达到匹配的目的。
再如,公开号为CN105313837A、发明名称为“智能钥匙匹配方法和系统”,利用IMMO线圈生成的IMMO信号将所述密钥写入到智能钥匙中。以上技术都是应用了钥匙自身的IMMO功能,使用外部IMMO线圈来给钥匙相关功能,并在IMMO低频场中进行通信,然后写入钥匙信息。
这种方式下,由于采用无电的方式,其在通信的过程易受到整车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导致匹配失败;由于IMMO功能一般是芯片厂商固化到芯片内部的程序,其流程固定,用户无法进行修改,过程僵化;在匹配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汽车钥匙靠近带有IMMO线圈的设备,才能通信成功;IMMO线圈对驱动天线的强度有严格要求,其增益不能灵活调节,导致通信距离非常短;在匹配的过程中,用户需手持汽车钥匙不动,如果手抖动就可能会导致匹配失败,匹配的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汽车的钥匙匹配系统,能够提高匹配的便利性、灵活性、安全性,提高匹配的成功率和抗干扰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汽车的钥匙匹配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用于汽车的钥匙匹配系统,包括:天线;系统控制器,所述系统控制器用于与汽车内置的车辆诊断仪进行通信,并在接收到所述车辆诊断仪发送的用于启动匹配的指令时,控制汽车钥匙启动匹配,接收所述汽车钥匙发送的汽车钥匙标识和汽车钥匙状态,在所述汽车钥匙状态为未匹配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索引表获取与所述汽车钥匙标识对应的第一密钥信息发送至所述汽车钥匙,生成用于提示汽车用户输入密钥的提示信息,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辆诊断仪,并接收用户在所述车辆诊断仪上输入的密钥信息并作为第二密钥信息;所述汽车钥匙,所述汽车钥匙用于在启动匹配时,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的方式将所述汽车钥匙标识和汽车钥匙状态发送至所述系统控制器,接收所述系统控制器通过所述天线发送电磁波的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和第二密钥信息,所述汽车钥匙根据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和所述第二密钥信息进行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装置
- 下一篇:车辆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