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9321.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牟龙华;郭文明;冷华;朱吉然;唐海国;龚汉阳;张志丹;王伊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谭武艺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证据 理论 配电 自动化 终端 状态 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诊断方法,步骤包括:从配电自动化终端上传至配电主站的运行信息中统计出指定的状态特征量;将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分级,构造状态特征量对应不同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确定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各项隶属度参数;将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分级结果作为单元素命题,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单元素命题和辨识框架计算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及证据融合结果;将证据融合结果和预设的终端状态诊断决策准则进行匹配,得到配电自动化终端当前的状态。本发明具有能够利用运行信息准确地判断出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本体处于何种状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诊断方便快捷、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诊断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然而,这类设备通常直接安装在室外或位于简易的遮蔽式环境,易受恶劣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之不同厂家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经常发生各种原因不明的异常。为了掌握终端的状态信息,以便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安排检修,有必要进行终端的在线状态诊断。
配电自动化终端是一种失效机理复杂的电子设备,与各类故障有深层次关联的信号往往隐藏在硬件内部,而现有的终端自身状态感知手段缺乏,难以对这些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当前条件下,只能通过配电自动化终端上传至配电主站的运行信息统计出一些状态指标,以此作为间接反映终端状态的特征量。D-S证据理论是Dempster于1967年首先提出,由他的学生Shafer于1976年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不精确推理理论,也称为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简称D-S证据理论),D-S证据理论作为一种不确定推理方法,具有处理不确定信息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满足比贝叶斯概率论更弱的条件,具有直接表达“不确定”和“不知道”的能力。因此,可利用D-S证据理论直接诊断确定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但是如何基于D-S证据理论直接诊断确定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运行信息准确地判断出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本体处于何种状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诊断方便快捷、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诊断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诊断方法,步骤包括:
1)从配电自动化终端上传至配电主站的运行信息中统计出指定的状态特征量;
2)将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分级,构造状态特征量对应不同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的模糊隶属度函数;
3)确定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各项隶属度参数;
4)针对各个状态特征量对应的证据,根据状态特征量对应不同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的模糊隶属度,计算各个证据下对应的各个单元素命题Ai以及由单元素命题Ai构成的辨识框架Ω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5)计算所有证据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的证据理论融合结果;
6)将证据理论融合结果和预设的终端状态诊断决策准则进行匹配,得到在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分级中对应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