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9217.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车东垠;金铉庆;陈建秀;尹镇永;李骐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赵爱玲;张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可调 节后 保险杠 扰流器 系统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所述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包括:
后保险杠,其具有关于车体的横向中心对称地形成的左通孔和右通孔;
活板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后保险杠上方,在对应于所述左通孔和所述右通孔的位置中,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左通孔和所述右通孔;以及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活板装置并且接收转向相关的信息,其中,在车辆的转弯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活板装置以打开对应于左转方向或右转方向的所述左通孔或所述右通孔,
其中,当车辆向左转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活板装置使得所述左通孔打开;当车辆向右转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活板装置使得所述右通孔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其中,所述左通孔的一个或多个左通孔和所述右通孔的一个或多个右通孔对称地形成在所述后保险杠的下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其中,每个所述活板装置包括:
活板盖,其固定至后梁使得在其中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活板盖具有驱动马达;以及
活板面板,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活板盖的所述容纳空间中并且连接至所述驱动马达以使用从所述驱动马达传递的动力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
其中,所述活板盖的所述容纳空间被划分为顶部空间和底部空间,以及
其中,所述活板面板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顶部空间中的顶部面板和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底部空间中并且连接至所述驱动马达的底部面板,所述顶部面板和所述底部面板经由连杆单元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
其中,所述底部面板的一部分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底部空间,并且所述底部面板的相对部分形成连接至所述驱动马达的旋转轴,所述底部面板的底部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延伸,
其中,所述顶部面板的一部分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顶部空间,并且所述顶部面板的相对部分侧被垂直地弯曲以形成顶部连接部,以及
其中,所述连杆单元设置在所述驱动马达上并且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底部连接部和所述顶部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其中,所述连杆单元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驱动马达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底部连接部和所述顶部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杆的中心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其中,当未确定所述车辆转弯时,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不控制所述活板装置,使得所述左通孔和所述右通孔被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后保险杠上以可上下移动的扰流器装置,其中所述扰流器装置被定位于面向所述左通孔和所述右通孔并且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向下移动以从所述后保险杠向下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后保险杠扰流器系统,其中,所述扰流器装置包括:
驱动马达,其固定至后梁;
连杆机构,其使用从所述驱动马达传递的动力而旋转;以及
扰流板,其连接至所述连杆机构以使用从所述驱动马达传递的动力来上下移动,从而以与所述后保险杠的底部表面紧密接触的方式停靠或从所述后保险杠向下撤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2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壳(彩虹糖)
- 下一篇:全包防摔手机壳(I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