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8964.3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智慧龙图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0;C02F1/28;B01J20/2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含有 放射性 物质 污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一旦受到污染,要想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是不容易的。水体受到污染后,不仅会使其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渔业用水的标准,还会使地下水中的化学有害物质和硬度增加,影响地下水的利用。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若按人口平均占有径流量计算,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将进一步使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数量日益减少,势必影响工农渔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地给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源有病原体污染、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等很多种。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中往往还有混合型的污染物,传统处理方法往往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污水并调节污水pH值至pH≥2;
(2)向污水中加入活性吸附剂,在40℃-60℃环境下搅拌3-5h;
(3)固液分离后,向得到的固体中加入水泥和水,并搅拌,凝固后进行深层填埋;
(4)经过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加入水芽殖杆菌菌粉和厦门希瓦氏菌菌粉,搅拌1-2h,静置5-7h;
(5)调节pH值至4-6,加入醛脱氢酶和角蛋白酶,在30℃-50℃环境下,搅拌1-2h,静置6-9小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活性吸附剂的组成按重量比为:蛭石粉42-54份、活性硅酸钙25-37份、辉石5-7份、玄武岩纤维8-11份、硫酸钙2.3-4.1份、碳纳米管0.2-0.4份、纳米二氧化钛7-9份、酒石酸钾1.3-2.5份和硅溶胶8-11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活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为:
(1)将玄武岩纤维粉碎过150-180目筛,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硅溶胶搅拌研磨1-2小时,于150-180℃下烘干制得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2)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和蛭石粉于200℃-250℃混合搅拌1-1.5h;
(3)将酒石酸钾加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步骤(2)物料搅拌0.5-0.8h,升温至90-110℃继续搅拌0.5-1h,再加入活性硅酸钙及其他剩余成分分散研磨2-3h,烘干出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加入的水芽殖杆菌菌粉量为30-70mg/L,厦门希瓦氏菌菌粉菌粉量为20-50mg/L。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5)中加入的醛脱氢酶量为5-10mg/L和角蛋白酶量为2-10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活性吸附剂比表面积大、吸附过滤性能好、成本低,配合微生物净水剂可以除去放射性污水中包括放射性物质在内的大部分污染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取蛭石粉52份、活性硅酸钙27份、辉石5份、玄武岩纤维9份、硫酸钙2.3份、碳纳米管0.4份、纳米二氧化钛7份、酒石酸钾1.3份和硅溶胶11份;将玄武岩纤维粉碎过180目筛,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硅溶胶搅拌研磨1小时,于180℃下烘干制得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和蛭石粉于250℃混合搅拌1h;将酒石酸钾加水搅拌至完全溶解,之前的物料搅拌0.6h,升温至100℃继续搅拌1h,再加入活性硅酸钙及其他剩余成分分散研磨3h,烘干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智慧龙图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智慧龙图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耗型板材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条切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