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8791.5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2D1/5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许向彤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炼钢炉 轧钢 加热炉 余热 集成 发电 系统 | ||
1.一种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包括炼钢炉余热回收装置(1)、轧钢加热炉炉底水梁汽化冷却装置(9)、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烟道(4)、蓄热器(2)、汽轮机(10)、发电机(11),其中,
所述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烟道(4)沿着烟气流程设置在轧钢加热炉的空气预热装置和煤气预热装置之后,
炼钢炉余热回收装置(1)产生的间断蒸汽经蓄热器处理后形成稳定蒸汽进入设置在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烟道中的过热器(41),
轧钢加热炉炉底水梁汽化冷却装置(9)产生的饱和蒸汽以及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烟道(4)产生的饱和蒸汽汇集进入所述过热器(41),
过热器(41)的出汽口与汽轮机(10)连接,所述汽轮机与所述发电机(11)连接,蒸汽冲转汽轮机组做功,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所述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烟道(4)中设置有顺次连通的过热器(41)、高压蒸发器(42)、高压省煤器(43)、低压蒸发器(44)和低压省煤器(45),其中,
低压锅筒-除氧器(5)通过出水管(53)与给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给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高压省煤器(4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高压省煤器(43)通过管道(75)向所述高压锅筒(7)供水,
高压锅筒(7)通过第一下降管(71)与所述高压蒸发器(4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高压蒸发器的出汽口通过第一上升管(74)与所述高压锅筒(7)的上升管口连通,形成汽水自然循环回路;
高压锅筒(7)通过第二下降管(72)与热水循环泵(8)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热水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轧钢加热炉炉底水梁汽化冷却装置(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轧钢加热炉炉底水梁汽化冷却装置(9)的出汽口通过第二上升管(73)与所述高压锅筒(7)的上升管口连通,形成汽水强制循环回路,
而高压锅筒(7)产生的饱和蒸汽、炼钢炉余热回收装置(1)产生并经蓄热器处理后的稳定蒸汽汇集到蒸汽母管(3)内,所述蒸汽母管的出汽口和过热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低压锅筒-除氧器(5)通过第三下降管(52)与所述低压蒸发器(4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低压蒸发器(44)的出汽口通过第三上升管(54)与所述低压锅筒-除氧器(5)的上升管口连通,形成汽水自然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汽轮机(10)的排汽口与凝汽器(12)、凝结水泵(13)的进水口沿着汽水流程顺次连通,其中,
所述凝结水泵(13)出水口的凝结水管道分为两路,一路与所述炼钢炉余热回收装置(1)的进水口连通,另一路经低压省煤器(45)预热后进入低压锅筒-除氧器(5)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所述蒸汽母管(3)上分出一个支路管道(55),与所述低压锅筒-除氧器(5)的辅助加热蒸汽接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所述过热器、高压蒸发器、高压省煤器、低压蒸发器、低压省煤器均采用逆流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
所述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烟道是内置换热面的烟道或集成的余热锅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7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移动式隧道窑炉烟气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