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68747.4 | 申请日: | 2017-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锋;刘可方;章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1/04 | 分类号: | B23K11/04;B23K11/24;B23K11/36 |
| 代理公司: | 31213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18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闪光 在线 测温 变频 驱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它包括高精度红外高温检测探头、智能显示控制仪、多级电压输出变压器、变频驱动控制器、齿轮减速电动机、整体式控制器、高精度绝对值编码器组成;系统控制部分主要由:高温检测装置、变频调速装置、位置反馈装置、电压可调装置构成;变频驱动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齿轮减速电动机,变频驱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到整体式控制器的输出端,智能显示控制仪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整体式控制器的输入端。该设备具备电压可调、速度可调、位置可调、时间可调、温度监控等功能;变频驱动加编码器定位能够更好的实现焊接、回火位置的精确定位,避免因为定位不准而导致焊接质量不稳定、回火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减少了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高温监控、变频调速、位置判定和电压可调是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的主要核心部件。目前,市场上只有手动凸轮焊接设备并且无法做到精确焊接,对焊接位置及焊接速度无法进行调控,对回火温度无法进行有效监控,焊接工艺固化,焊接型材单一。在本发明作出之前,高温监控、变频调速、位置反馈、电压可调还没有同时具备在同一台焊接设备上。手动凸轮焊接设备是通过手动操作对型材进行焊接,这种结构的不足是对焊接、回火过程无法进行调控,对回火温度无法做到有效监控,不能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繁琐,适用性不强等,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各位置定位是由整体式控制器控制变频驱动控制器带动齿轮减速电动机进行焊接动夹头往返运动,通过绝对值编码器将位置信息及时反馈给整体式控制器,可实现速度调整、精确定位;高温监控是由高精度红外高温检测探头和智能显示控制仪对回火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信息及时反馈给整体式控制器进行识别及判定,检测结果能够实现100%的准确;电压可调是通过整体式控制器对电压档位进行选择及管控,焊接、回火效果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该系统涉及到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编程、触摸屏画面设计编程、变频驱动控制、高温检测、编码器定位、人机交互、电压可调等多个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精度红外高温检测探头、智能显示控制仪、多级电压输出变压器、变频驱动控制器、齿轮减速电动机、整体式控制器、高精度绝对值编码器组成;系统控制部分主要由:高温检测装置、变频调速装置、位置反馈装置、电压可调装置构成;变频驱动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到齿轮减速电动机,变频驱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到整体式控制器的输出端,智能显示控制仪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整体式控制器的输入端。
所述的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式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与触摸屏的合成,所述的通讯接口是RS-485口。
所述的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检测装置为高精度红外高温检测系统,高精度红外检测探头安装在焊接装置的上方,智能显示控制仪安装于电控柜正面,高精度红外检测探头与智能显示控制仪通过专用电缆连接。
所述的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调速装置为变频驱动控制器与整体式控制器通过RS-485通讯进行驱动速度的设定,通过高低电平进行运行速度的切换,可实现多样化焊接、回火处理。
所述的半自动闪光对焊在线测温变频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反馈装置为绝对值编码器与整体式控制器通过高低电平将位置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整体式控制器的触摸屏进行运行位置的设定,可满足不可材质、不同工艺要求的焊接及回火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晶合金电子产品外壳与中板的接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