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抗静电涂布膜的加工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68677.2 申请日: 2017-02-08
公开(公告)号: CN106799328B 公开(公告)日: 2019-08-16
发明(设计)人: 何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 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5C1/08 分类号: B05C1/08;B05C9/04;B05C11/04;B05C9/12
代理公司: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代理人: 辛自豪
地址: 115225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面 抗静电 涂布膜 加工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双面抗静电涂布膜的加工工艺,MDO拉伸后的料膜经导向辊首先与涂布辊Ⅰ接触进行单面涂布,然后与涂布辊Ⅱ接触进行另一面涂布,最后进行TDO预热拉伸,涂布辊Ⅰ和涂布辊Ⅱ为凹版辊,涂布辊Ⅰ和涂布辊Ⅱ之间的水平中心距离为涂布辊直径的1/5~1/4,且涂布辊直径为300~350mm,涂布辊直径是指涂布辊Ⅰ或涂布辊Ⅱ的直径,涂布辊Ⅰ的直径与涂布辊Ⅱ的直径相等,涂布辊Ⅰ和涂布辊Ⅱ的旋转方向与料膜的走料方向相反,涂布辊Ⅰ和涂布辊Ⅱ在料膜表面的涂布量为3~6g/m2。采用本工艺可以有效避免涂布过程中线棒抖动的发生,实现了抗静电涂料的均匀涂布,最终制得的产品表面涂布均匀且具有优良的双面抗静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薄膜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双面抗静电涂布膜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随着绝缘材料的使用日益广泛,静电无处不在,如工业生产的尘埃、电器产品的使用、显示屏静电等,物体的绝缘性越高,越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的危害较大,静电的存在不仅影响工业产品的质量,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同时易燃、易爆物容易因静电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所以在这些场合人们都希望避免静电的产生,以避免静电对生产及人类造成危害。

BOPET聚酯薄膜为主要以聚酯PET切片为原料,经双轴向拉伸后产出的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档塑料薄膜,具有透明度高,无毒无味,抗拉伸强度大,挺度大,挺度佳,抗烧裂,不易破损,电气和光学性能优良,阻氧性和阻湿性好,耐寒(-70℃)耐热(200℃),具有耐化学腐蚀性及收缩性稳定等优良特性。产品主要用于电气、绝缘、包装、磁体容器、胶片、软盘、电影录像及娱乐等。但BOPET聚酯薄膜由于结构紧密,结晶度高,容易在生产过程中积聚静电荷而产生静电,引起粘灰尘、花斑、粘接不良、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赋予聚酯薄膜抗静电性以避免静电对产品造成破坏是非常重要的。

在聚酯薄膜抗静电技术方面,主要有添加法和表面涂层法,添加法是将抗静电剂与聚酯切片混合均匀后,经挤出、注塑、吹塑、压延、压制等常规塑料加工工艺技术制成抗静电的塑料制品,制品内外均含有等浓度的抗静电剂。该方法有两大缺点,一是价格高,因为抗静电剂很昂贵,二是抗静电制品强度低,因为抗静电剂的加入降低了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抗静电聚酯薄膜的要求是针对产品表面导电性能,其表征参数是表面电阻值,对内部材质的抗静电性能要求并不高,因而在聚酯薄膜表面涂层抗静电材料成为制备抗静电聚酯薄膜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在线涂布领域有很多涂布方法,比如直接凹版涂布、反向凹版涂布、逆向辊涂布、模头挤出涂布、钢丝刮棒涂布、刀涂等等。但是,钢丝刮棒及逆向辊等涂布方法的涂布效果较差,比如由钢丝刮棒产生的条纹现象,由逆涂辊或凹辊的压辊产生的“橘皮”现象,以及其它一些比较棘手的质量问题。

微型凹版涂布方式正是为克服以上涂布缺陷而开发的,微型凹版涂布方式简单可靠,具有很好的重复稳定性。微型凹版涂布方式应光滑、均匀、薄层涂布工艺要求而产生,提供简单、可靠和具有重复性生产的涂布工艺。微型凹版涂布方式使用一个凹版辊,凹版辊表面雕刻有图案或槽穴,以提供特殊的涂布量,凹版辊安装在轴承上,部分浸在供料盘里,旋转的轴带起涂布液,经过一个柔性刚刮刀定量后,由方向运动基材带走涂布液,实现均匀薄层涂布。微型凹版涂布是相对于传统的凹版涂布方式而言的,传统的凹版涂布辊为网纹辊,直径一般在125~250mm之间,胶辊作为背压辊,将料膜压在涂布辊上,涂布辊的旋转方向与料膜走料方向一致,传统的凹版涂布方式受到背辊的影响,料膜被压在胶辊和网纹辊之间,很有可能出现皱纹、裂缝等缺陷,两辊合压接触点由于机械、气压等因素而对涂布质量产生影响。微型凹版涂布,涂布辊也是网纹辊,直径一般在20~50mm之间,它是一种反向、接触式涂布方式,即涂布辊的旋转方向与料膜的走料方向相反,料膜没有被压辊加压在涂布辊上,由于微型凹版涂布方式没有背辊,所以进入和离开涂布区时比较稳定,从而有利于提高涂布的质量,然而涂布辊的直径较小,当车速超过60m/min就会出现线棒抖动,造成涂布不均匀现象。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未经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6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