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包转移膜及其制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8668.3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2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3/36;B29C69/00;B29C41/24;B29C55/14;B29L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1152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包转移膜及其制膜工艺,经直熔生产线直接生产的聚酯熔体经模头铸片后,得到烟包转移膜片材;所述烟包转移膜片材依次通过纵拉机和横拉机进行纵拉和横拉处理,得到烟包转移初始膜;对所述烟包转移初始膜经测厚、切边和牵引处理后,收卷制得烟包转移膜。本发明制备的烟包转移膜的表面平整,耐温性好,具有较高的厚度平整性,表面清洁度高,避免在烫印过程中出现气泡,使用时有效保证剥离完全性。本发明提供的烟包转移膜的制膜工艺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包装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包转移膜及其制膜工艺。
背景技术
聚酯(PET)是指含有酯基的热塑性聚酯的简称。作为热塑性饱和聚酯的一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塑料包装材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可用于加工成型各种瓶类容器、片材和薄膜。其中聚酯薄膜最大的应用巿场是软包装复合材料,约占总用量的50%。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对包装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有高阻隔性、高耐热性、高透光率、高光泽度、低雾度、抗紫外线辐射、阻燃、可热封、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等等。现有技术中烟包转移膜的主要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用来包装香烟。目前烟包转移膜主要用4.2至6.7m宽的非直熔生产线进行生产,但是非直熔生产线熔体由切片再次经过熔融挤出,造成能源二次浪费,生产成本较高;切片的生产及运输增加了切片受到污染的概率,影响产品质量;切片重新熔融后,其熔体粘度会有所下降,导致小分子有机物占比增大,导致薄膜热稳定性、表面性的下降,薄膜质量降低。
另外,由于烟包转移膜在使用过程中,所生产的烟包转移膜要与烟包纸在受热、受压时的热收缩相一致,所以对热收缩的要求精度较高,为了使下游客户在使用所生产的烟包转移膜时多次剥离和剥离的完整,剥离强度及薄膜表面的平整性在生产中需特别注意,其次严格控制烟包转移膜清洁度,避免在烫印过程中出现气泡造成下游客户无法使用。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要求,非直熔生产线生产的薄膜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为了解决非直熔生产线生产的薄膜质量的问题,采用直熔生产线,使主熔体直接从聚酯装置经过熔体管道直接送达薄膜生产车间,熔体内粘度特性优良,小分子有机物占比降低,有利于薄膜热稳定性及表面性的控制,薄膜质量较高,但是由于现有技术薄膜制膜工艺中的限制,采用直熔生产线制备的薄膜宽度较小,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如何在采用直熔生产线提高烟包转移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烟包转移膜及其制膜工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采用直熔生产线,通过调整原有生产工艺中的各技术参数,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制备宽度8.7~9.0m的烟包转移膜,可以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一种烟包转移膜,所述烟包转移膜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二氧化硅,所述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所述二氧化硅在烟包转移膜中浓度范围为400~500PPM;
所述烟包转移膜的表面平整,耐温性好;所述表面平整是指烟包转移膜厚度平均偏差2-sigma值≤1.0%,所述耐温性好是指烟包转移膜在190℃时,其纵向热收缩率≤3.2%,横向热收缩率≤-0.1%;所述烟包转移膜的宽度≥8.7m,所述烟包转移膜的厚度为6~25μm。本发明中在保证烟包转移膜的性能要求的同时,制备出宽度更宽的烟包转移膜,可以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交生产效率。本发明中的二氧化硅微粒在薄膜中均匀分布,且当二氧化硅在烟包转移膜中浓度范围为400~500PPM时,可以增加薄膜表面微观上的粗糙度的同时,还可以在收卷时薄膜之间可容纳少量的空气,可防止薄膜黏连。
如上所述的烟包转移膜,所述烟包转移膜的宽度为8.7~9.0m。
如上所述的烟包转移膜的制膜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经直熔生产线直接生产的聚酯熔体经模头铸片后,得到烟包转移膜片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未经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6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