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武器装备专用特种粉体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68074.2 | 申请日: | 2017-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0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乐富军工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5/30 | 分类号: | C09D5/30;C09C1/64;C09C3/12;C09C3/08;C09C3/06;C09C3/04;C09D17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喻莎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武器装备 专用 特种 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武器装备专用特种粉体材料,采用该种粉体材料制备的红外隐身涂层红外发射率低,且耐老化性能好,可减缓制得的红外隐身涂层的老化进程,提高其使用年限。铝粉经过本发明所述表面改性剂处理后,可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了铝粉的耐氧化性能,可延缓使用过程中铝粉的氧化进程。因此,采用本发明所述铝粉制备的红外隐身涂层耐热老化性能也有所提高,热老化试验中,红外发射率升高相对较缓慢。同时采用本发明所述铝粉制备的红外隐身涂层的红外发射率也有所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武器装备专用特种粉体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探测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红外侦察和红外制导攻击系统对被攻击目标的威胁日益严重,为了提高目标生存能力和保证战斗力,红外隐身技术在现代国防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彰显。
红外隐身材料主要是指用于消弱目标武器系统的红外特征信号从而达到红外隐身技术要求的功能材料。红外隐身材料的研制是红外隐身技术发展的关键。涂料型红外隐身材料由于具有施工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坚固耐用、而且基本不受目标武器儿何外形及结构的限制,能够大面积得涂覆应用,在不改变现有装备的形状、结构等情况下赋予武器装备各种伪装隐身功能的优点,是目前红外隐身材料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红外隐身涂料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目标表面的红外发射率,来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达到目标红外隐身的目的。通过在目标表面涂覆红外隐身涂层可以实现目标红外隐身的目的。但目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会造成红外隐身涂层的物理化学等性能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并最终导致红外隐身涂层的失效,这种现象称为涂层的老化。红外隐身涂层的耐老化性能直接决定了其使用的温度条件和使用的耐久性。
大气环境中的气温并不高,它对涂层的热老化影响是不大的。但飞行器飞行时由于空气动力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表面温度可达100-200℃。而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约提高一倍。因此随着使用温度的提高,涂层的老化进程会显著加快。红外隐身涂层的热老化会引起其红外发射率的上升,最终造成其隐身性能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武器装备专用特种粉体材料,采用该种粉体材料制备的红外隐身涂层红外发射率低,且耐老化性能好,可减缓制得的红外隐身涂层的老化进程,提高其使用年限。
一种武器装备专用特种粉体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将铝粉放入表面改性剂中浸渍30-60s后取出,然后用90%乙醇洗涤2次,晾干后移入110℃烘箱中干燥5-10min,即可。
所述铝粉的形态为鳞片状,粒径为30μm。
所述表面改性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烷偶联剂kh-5505-10份、乙酰丙酮1-5份、环己酮50-80份、丙烯酸乙酯10-20份、吡咯15-30份、白炭黑1-3份、四苯基卟啉0.5-1份、偏硼酸钙0.5-1份、氯化钴100-150份、硼酸三异丙酯1-5份、环氧丙烷10-20份、溶剂1000-1200份;
所述溶剂为90%乙醇;
所述表面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取30%溶剂,向其中加入乙酰丙酮、吡咯,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升温至65-70℃,再依次加入白炭黑和20%氯化钴,100-300r/min搅拌1-2h,得到产物a;
(2)向70%溶剂中加入环己酮、丙烯酸乙酯、四苯基卟啉、偏硼酸钙、80%氯化钴、硼酸三异丙酯和产物a,超声处理40-60min,超声温度为40-45℃,超声功率为500-1000W,超声结束后加入环氧丙烷,搅拌均匀后静置10-15h,过滤,取滤液,所得滤液即为表面改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乐富军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乐富军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