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7223.3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鹰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粘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粘结剂是电池正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用于将电极粘结物质粘附在集流体上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粘结和保持电极粘结物质,稳定极片结构,以缓冲充放电过程中极片的膨胀/收缩。能够用于电池的粘结剂除了具有粘结性能外,还需满足在电池的工作电压和温度范围内稳定,具有较低的内阻,避免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循环,且不溶于电池电解液的有机溶剂。目前,应用于电池的粘结剂主要是有机氟聚合物,如偏氟乙烯(PVDF)。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0-36份、氯菌酸酐12-18份、聚己内酰胺粉2-6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1-3份、四氯化铂1-3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2-34份、氯菌酸酐15-17份、聚己内酰胺粉2-6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1-3份、四氯化铂1-3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3份、氯菌酸酐16份、聚己内酰胺粉4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2份、四氯化铂2份。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400-600℃,制得半成品;
(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四氯化铂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处理温度为5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见本发明中负极粘结材料不但具有较好的粘结力,在电池负极充放电电压区间不会影响电池的正常充放电循环,能够作为合适的负极粘结剂应用于电池负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0份、氯菌酸酐12份、聚己内酰胺粉2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1份、四氯化铂1份。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400℃,制得半成品;
(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四氯化铂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2份、氯菌酸酐15份、聚己内酰胺粉2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1份、四氯化铂1份。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450℃,制得半成品;
(2)最后,将半成品与聚己内酰胺粉、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四氯化铂混合并放置球磨机中进行研磨,随后置于4℃温度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按照重量份的主要原料为:3-羟基吡咯嘧啶33份、氯菌酸酐16份、聚己内酰胺粉4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2份、四氯化铂2份。
一种电池用负极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首先,将3-羟基吡咯嘧啶经过氯菌酸酐表面处理后,随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处理温度为500℃,制得半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鹰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鹰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