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67137.2 | 申请日: | 2017-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0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忠 |
| 主分类号: | C09D11/102 | 分类号: | C09D11/102;C09D11/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防伪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所使用的防伪油墨绝大多数是溶剂型油墨,是由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环己酮、防白水等)、EVA树脂、填料、颜料、助剂等组成,它们都是易燃易爆的有毒化学品,在印刷使用过程中有机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从而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环保水性防伪油墨应用于刮刮卡印刷.是今后必然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性能优良的防伪油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型防伪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制备而成:
纯净水10-30份
树脂30-50份
丙二醇2-8份
水性成膜增塑剂3-8份
颜填料20-40份
助剂2-8份
水性金粉2-8份。
优选地,所述的树脂是水性聚氨酯树脂。
优选地,所述的颜填料是由纳米碳酸钙,滑石粉,膨润土按照重量比为3:1:1混合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助剂包括流平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
优选地,所述的增稠剂是由缔合型碱溶性增稠剂与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混合组成。
其中,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防伪油墨的方法如下:
(1)按上述比例,在搅拌缸内先加入纯净水,树脂,增塑剂,丙二醇,颜填料组分,加好后将搅拌缸放置到高速搅拌机中以1500-2000r/min进行搅拌20-30min;
(2)往步骤1中加入助剂,水性金粉,加好后将搅拌缸放置到搅拌机中以500-800r/min缓慢搅拌15-30min,调整粘度,即可包装。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选用水性聚氨酯树脂作为粘结料,柔韧性非常好,该树脂对颜料的分散包裹能力强,不易结皮,回溶还原性好,从而解决了油墨印刷时易堵塞网版的难题。另外加人水性成膜增塑剂,可以改变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和成膜温度,可根据不同气候去调整油墨的耐候性能。选用两种不同的增稠剂能使油墨增稠后处于长期稳定的粘度范围内,对储存稳定性有显著的效果。本发明制备的防伪油墨, 具有绿色环保、安全、气味低;成膜遮盖性好,耐磨又易刮;印刷后不会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而变得难刮除等诸多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环保型防伪油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制备而成:
纯净水 24份
树脂 32份
丙二醇 4份
水性成膜增塑剂 6份
颜填料 25份
助剂 4份
水性金粉 5份。
实施例2:一种环保型防伪油墨,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制备而成:
纯净水 14份
水性聚氨酯树脂 42份
丙二醇 3份
水性成膜增塑剂 4份
纳米碳酸钙 18份
滑石粉 6份
膨润土 6份
流平润湿剂 1.5份
消泡剂 0.5份
缔合型碱溶性增稠剂 0.5份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 0.5份
水性金粉 4份。
其中,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防伪油墨的方法如下:
(1)按上述比例,在搅拌缸内先加入纯净水,树脂,增塑剂,丙二醇,颜填料组分,加好后将搅拌缸放置到高速搅拌机中以1500-2000r/min进行搅拌20-30min;
(2)往步骤1中加入助剂,水性金粉,加好后将搅拌缸放置到搅拌机中以500-800r/min缓慢搅拌15-30min,调整粘度,即可包装。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
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忠,未经张耀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