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方法以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6828.0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2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宏;汪卫华;张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F25B1/00;B01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媒 流量 环境 试验 系统 方法 以及 应用 | ||
1.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包括制冷机组(1)和对应的多个试验箱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组(1)根据所需要配置的试验箱箱体(2)数量和性能要求配置一台或多台压缩机并联的制冷机组(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每台试验箱箱体(2)单独配置换热器(01-6),并通过制冷机管路(02)与制冷机组(1)连接,制冷机管路(02)上安装相应的控制和制冷部件(01),通过控制每台试验箱箱体(2)的供液来满足试验箱的温湿度性能需求,制冷量统一调节分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箱体(2),包括制冷部件(01)和安装在制冷机组侧其他制冷配件和制冷机管路(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01)包括制冷剂流路(01-1、01-2、01-3、01-4)、节流阀(01-5)、换热器(01-6)、传感器(01-7)、止逆阀(01-8);所述节流阀(01-5)用来切断管路,宽范围无极调节供液量,配合传感器(01-7)的过热度控制,给换热器(01-6)最合适的制冷剂量,换热器(01-6)与试验箱箱体(2)内的气流换热实现调节试验箱温湿度稳定,止逆阀(01-8)防止制冷剂反向流动,避免每个试验箱箱体(2)间的相互影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管路(02)包括能量调节回路(02-1)、压力检测保护回路(02-2)、压缩机(02-3)、压缩机的回气管过滤器(02-4)、压缩机的油循环回路(02-5)、冷凝器(02-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01-6),直接与试验箱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所述传感器(01-7),用来监测换热器的蒸发状况,配合电子膨胀阀控制合理的供液量,保证制冷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所述止逆阀(01-8)防止制冷剂逆流,避免在个别试验箱不开启时的相互影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调节回路(02-1),包括一组模拟热负荷的热气旁通回路和抵消模拟热负荷的冷旁通回路,在试验箱低负荷时补偿压缩机的回气;所述的压力检测保护回路(02-2),实时监控制冷系统吸气和排气压力,并安装机械保护开关;所述的回气管过滤器(02-4),保证压缩机的回气的清洁度,防止各个压缩机之间相互影响;所述的制冷系统压缩机的油循环回路(02-5),包括油分离器,储油器,油平衡装置,确保压缩机的运行润滑;所述的制冷系统冷凝器(02),通过冷凝器与冷却介质换热,达到制冷剂冷却冷凝的目的,将试验箱和机组的热带出系统。
8.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制冷机组(1)拖多个试验箱箱体(2)的设计模式,实现制冷机组(1)与试验箱箱体(2)分离且可以相对灵活布置,每个试验箱箱体(2)有单独的换热器(01-6),独立的温湿度调节系统,相互之前的运行不受影响,同时制冷机组(1)的运行可以统一控制,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制冷系统的能力,制冷系统设计仅约按照所有试验箱所需的最大制冷量的一半来设计,在统一控制上每两个试验箱箱体(2)之间的运行协调控制,做到冷量需求异步,也即交错升温和降温的循环时间,保证制冷机组(1)制冷量设计满足两倍的试验箱箱体(2)需求的制冷量,使得多联式环境试验箱箱体(2)不仅在结构上灵活多变,在设计成本和运行成本上也大幅度的降低。
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变冷媒流量的环境试验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在生产车间或流水产线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68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