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老化高粘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6705.7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宋乐春;陈保莲;范思远;张静;程国香;宁爱民;李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3/02;C08L57/02;C08L91/00;C08L71/00;C08K3/36;C08K5/544;B29C48/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老化 沥青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紫外老化高粘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粘沥青添加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SBS 100份,石油树脂20~40份,芳烃油10~40份,有机‑无机复合材料5~10份;其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由正硅酸乙酯与含有三嗪三酮基团的有机硅烷共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本发明高粘沥青添加剂不仅可显著提高沥青的粘度和粘结性,同时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紫外老化性能的高粘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粘沥青一般指60℃动力粘度大于20000 Pa·s的沥青,适用于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等路面的应用。由于具有较大的空隙率,OGFC路面具有很好的排水、降噪、防滑性能。但是大空隙率的结构特性也导致了沥青与空气和紫外光的接触面积增大,加速了沥青的老化,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目前,高粘度沥青主要通过在沥青中添加聚合物制得,可显著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提高沥青的粘度,但是存在聚合物分散不均匀,相容性不好等问题。同时,存在抗老化性能不足的问题。
CN101457009A公开了一种高粘度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剂包括SIS、古马隆树脂、油酸酰胺等。该改性剂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明显提高了沥青的粘附性。但是没有考虑高粘度沥青的抗老化问题,其抗老化性能不足,影响高粘度沥青的使用寿命。
CN102838874A公开了一种沥青改性剂、改性沥青以及沥青混合料。该高粘沥青改性剂由废旧轮胎胶粉、聚乙烯废弃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萜烯树脂、溶剂油、醇醚羧酸盐等组成。该改性剂制得的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但其所用废旧轮胎胶粉仍存在与沥青相容性不好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抗老化性能不足的问题。
综上,现有技术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的粘度和粘附性,但存在聚合物相容性不好,以及抗老化性能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老化高粘沥青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高粘沥青添加剂不仅可显著提高沥青的粘度和粘结性,同时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老化高粘沥青添加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SBS:100份;
石油树脂:20~40份;
芳烃油:10~40份;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5~10份;
其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由正硅酸乙酯与含有三嗪三酮基团的有机硅烷共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
所述含有三嗪三酮基团的有机硅烷为1,3,5-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可以由下述化学式表示:
式(Ⅰ)。
所述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聚乙烯醚-聚丙烯醚-聚乙烯醚三嵌段共聚物、盐酸、正硅酸乙酯、含有三嗪三酮基团的有机硅烷和水,所述聚乙烯醚-聚丙烯醚-聚乙烯醚三嵌段共聚物、盐酸、正硅酸乙酯、含有三嗪三酮基团的有机硅烷和水的重量比为(25~35):(130~200):(35~55):(30~50):1000,优选为(28~32):(150~180):(85-X):X:1000,其中X=30~50,盐酸的浓度为8~12mol/L。
所述共水解和缩聚反应的温度为90~120℃,优选为100~110℃,时间为36~48h。
所述SBS为线型结构,分子量为5~25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6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