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阻燃性环氧树脂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6384.0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7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查家华;杨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道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4 | 分类号: | C09D163/04;C09D163/00;C09D5/18;C09D7/6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阻燃 环氧树脂 涂料 | ||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环氧树脂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阻燃性环氧树脂涂料,其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30~40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20~30份,固化剂10~15份,含氮磷的表面迁移性阻燃剂5~10份,填料15~20份,溶剂余量。本发明提供的高效阻燃性环氧树脂涂料的配方合理,在涂料体系中添加了含氮磷的表面迁移性阻燃剂,一方面阻燃剂具有较强的表面迁移性,能在基材表面形成一种高阻燃性膜,另一方面,当阻燃剂含量达到5‑10%时,固化物可以达到UL94,V‑0级,阻燃效果好,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阻燃性环氧树脂涂料。
背景技术
线路板是搭载电子元件的基板,它是在直接物料的基础上,结合部分间接物料,通过生产工具加工完成的。其中,直接物料是指在生产中直接使用在产品上或与产品直接接触的主要物料;间接物料是指在生产中间接使用在产品上或与产品间接接触的次要物料。线路板制作中最主要的直接物料有三种,即基材、半固化片和铜箔。基材(core/laminte)是由半固化片和铜箔压制而成。半固化片则是由树脂、玻璃布结合不同的增强材和填充剂制造而成。
在要求阻燃的电子设备上,还需要阻燃的电路板,这些电路板都是涂有阻燃树脂的层压板。环氧树脂材料因具有许多突出的特能,如较好的热稳定性、绝缘性、黏附性、抗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进而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电子化学材料之。然而,其氧指数不高,只有20%左右,属于易然性物质,通常需对其阻燃性能进行改良提高。常用的阻燃方法之一是在环氧树脂中引进具有阻燃效应的氯、溴等卤族元素来提高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阻燃性能。近年来,人们在提高环氧树脂材料的阻燃性方面进行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简称DOPO,其结构中含有P-H键,对烯烃、环氧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极具活性,可反应生成许多衍生物。DOPO及其衍生物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联苯环、菲环、O=P-O键,所以比普通的有机磷酸酯具有更强的阻燃性能。由Saito于1972年首次报道其合成路线。DOPO及其衍生物可作为反应型和添加型阻燃剂,其合成的阻燃剂无卤、无烟、无毒,不迁移,阻燃性能持久。在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的同时,不影响材料的力学强度等机械性能。其可用于聚酰胺、线性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多种材料阻燃处理,国外已广泛用于电子设备用塑料、铜衬里压层、电路板等材料的阻燃。
虽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但是随着加入量的增加,会对材料本身的性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合理,阻燃性好的高效阻燃性环氧树脂涂料。在涂料体系中添加了含氮磷的表面迁移性阻燃剂,一方面阻燃剂具有较强的表面迁移性,能在基材表面形成一种高阻燃性膜,另一方面,当阻燃剂含量达到5~10%时,固化物可以达到UL94,V-0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其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或酚醛环氧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为SL340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化剂为六次甲基四胺和双马来酰亚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含氮磷的表面迁移性阻燃剂结构式为:
其中含氮磷的表面迁移性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和五氟苯甲醛在溶剂中加热,反应结束后,得含有中间产物I的反应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道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道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6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