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检测、配置、转发、统计方法及设备、控制器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6221.2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0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宁强;付迎春;陈熙;张亚波;雍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10 | 分类号: | H04L43/10;H04L43/08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检测 配置 转发 统计 方法 设备 控制器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检测、配置、转发、统计方法及设备、控制器和系统;通过报文检测配置设备构造检测报文,向报文检测控制器下发检测报文下发数量n和检测报文标识,以及向检测报文传输路径上的各报文转发设备发送报文复制规则;报文转发设备复制接收到的报文并发送给报文检测控制器;报文检测控制器通过检测报文标识区分检测报文和业务报文,并统计各报文转发设备向其发送的复制的检测报文数量,判断数量小于检测报文下发数量n的报文转发设备为丢包转发设备;避免了进行繁琐的端对端的ping操作过程,并将检测报文的识别过程和统计过程变成由报文检测控制器处理,有利于减少报文转发设备的处理负担,从而提高报文转发设备的转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检测、配置、转发、统计方法及设备、控制器和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在通信网络中是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例如信号衰减、网络质量下降等会引起数据包的丢失,也就是在报文传输路径中最终接收到的报文数量小于最初发送的报文数量,这种情况叫丢包。当网络出现丢包现象时,就会导致数据的传输不完整,数据传输超时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通信质量。
SDN(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是一种新兴的基于软件的网络架构及技术,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SDN的核心思想是将报文转发设备上的控制权分离出来,由集中的控制器管理,报文转发设备只负责业务报文的转发,从而实现了控制面与转发面的分离。控制面实体采用OpenFlow协议控制转发面设备实现各种转发逻辑,而转发面设备主要功能就是根据OpenFlow控制器下发的流表执行受控转发,其行为是标准化的:收到一条报文,取出其头部相关字段值,来查找流表,匹配到一个表项后,根据流表中的指令集对报文进行处理。
随着SDN的广泛应用,网络虚拟化以及叠加网络的出现使得网络拓扑结构更加复杂,网络管理人员如果要定位SDN网络中的丢包节点的位置难度变的更大。
当网络出现丢包情况时,传统的丢包检测方法是从源报文转发设备向目的报文转发设备发送ping命令,根据ping命令的应答信息来确定是否发生丢包,却不能定位具体哪些报文转发设备发生了丢包。知晓具体报文转发设备的丢包情况对解决网络故障和瓶颈链路非常重要,现有的解决办法是:
通过工具获取网络的路由拓扑,然后对拓扑中的每一报文转发设备执行ping操作,请参见图1,例如报文传输路径包括两个报文转发设备(sw1、sw2)、源报文转发设备(SH)和目的报文转发设备(DH)。通过对sw1发送ping命令,根据sw1的ping命令的应答信息来确定sw1是否发生丢包;通过对sw2发送ping命令,根据sw2的ping命令的应答信息来确定sw2是否发生丢包;通过对DH发送ping命令,根据DH的ping命令的应答信息来确定DH是否发生丢包;从而推断出具体丢包转发设备。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a、网络拓扑自身的不稳定性,导致推断出的丢包率误差较大;
b、要确定丢包转发设备,需要进行大量端对端的ping操作,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检测、配置、转发、统计方法及设备、控制器和系统,主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在确定具体丢包转发设备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端对端的ping操作,过程繁琐且误差较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检测配置设备,包括:
报文构造单元,用于构造检测报文,检测报文中包含检测报文标识;
配置单元,用于将检测报文标识以及检测报文下发数量n发送给报文检测控制器,并向检测报文传输路径上的各报文转发设备发送报文复制规则;
下发单元,用于向传输路径上的源报文转发设备下发n个检测报文,所述n大于等于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报文转发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6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