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毛壳菌LJ-S2L1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5996.8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卯婷婷;陶刚;赵玳琳;顾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61P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毛壳菌 lj s2l1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毛壳菌LJ‑S2L1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649。本发明培养要求简单,生长条件易控制且产率大,其抗菌效果较好,能使辣椒枯萎病病原菌菌丝发生隘缩、弯曲、部分膨大,且对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S2L1发酵液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在1000μg/mL时可以达到72.10%,抑制中浓度为300.63μL/mL;盆栽试验防效能达到71.8%,与80%多菌灵500倍液效果相当。该菌株在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滤液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辣椒枯萎病的生防菌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球毛壳菌LJ-S2L1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枯萎病是近年来辣椒生产上发生严重的一类土传病害,其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不仅寄主范围广泛,而且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为害。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辣椒枯萎病菌在田间逐年积累和蔓延,造成此病的普遍发生,严重时可减产70%~80%。不仅如此,枯萎病的发生使得辣椒植株本身病变后免疫减弱,使得其他土传病原菌更加容易入侵,发病严重时甚至导致全田辣椒枯萎死亡。
目前以化学药剂为主的防治方法侧重于发病后治理,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其危害,且药剂过多使用产生的农药残留和病原抗药性问题严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食品安全的重视,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弊端愈加突出。生物防治作为能够改善土壤环境,安全环保地控制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日益受到关注,且生防菌剂与有机肥混制而成的生物肥由于其防病和增肥的双重功效逐渐成为生防菌应用研究方面的主要形式。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减少化学农药与肥料用量的“两减”政策。
目前,生物防治枯萎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植物提取物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及利用生防真菌或生防细菌防治。例如,目前已报道在十字花科植物中提取的辣根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溴甲烷一类土壤熏蒸剂,以及国内外已经报道的用于防治枯萎病的生防真菌资源如木霉菌 (Trichoderma spp.)、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菌根菌 (Mycorrhiza)、青霉菌(Penicillium spp.)及粘帚霉(Gliocladium spp.) 等,以及生防细菌资源如荧光假单孢菌(Psdeuomnoda fluoerncnet)、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等。从国内针对枯萎病的研究报道来看,常见瓜类枯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较多,而对辣椒枯萎病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到2014年为止国内已经登记的376种微生物农药有中,也少有专门针对辣椒枯萎病的生防菌剂。且目前生防菌筛选途径大多集中在根际土及内生菌等资源中,利用粪生菌适生特点筛选生防菌应用于生物肥研究的报道还相对较少。
毛壳菌属(Chaetomium)真菌因能腐生于土壤、动物粪便、植物残体等上,并能产生丰富的降解纤维素的酶和具有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且多对植物无毒害作用而被认为是具有潜在生物防治能力的类群。但目前研究的拮抗毛壳菌种类较少,两株球毛壳菌虽已分离获得并被用于防治人参和苹果的真菌病害,中国专利:CN104694397A、 CN104877919A,但是均未涉及分离自田间施用的农家肥中,也未报道对辣椒枯萎病及其他危害辣椒根部的土传病害有防治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毛壳菌LJ-S2L1菌株及其应用,它抗菌效果较好,对辣椒枯萎病病原真菌抑制率高,其发酵液及菌体均对尖孢镰刀菌辣椒致病型有效,可作为辣椒枯萎病的生物防治菌剂使用,且培养要求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球毛壳菌LJ-S2L1菌株,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6649。
球毛壳菌LJ-S2L1菌株在防治辣椒枯萎病中的应用。
包括该菌株的发酵液与菌体在防治辣椒枯萎病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5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