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5159.5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席玉坤;方龙;王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是一种三维尺寸都在1-20nm范围内的无机半导体发光纳米晶,由于其颗粒粒径小于或接近激子玻尔半径,量子点具有半峰宽窄、斯托克斯位移大,稳定性强等优点,量子点技术已被应用于显示领域,基于量子点的液晶显示装置(QD-LCD)表现出高达110%的色域,与现有新兴技术如OLED、QLED等不同,QD-LCD只需要将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换成基于量子点的背光源即可,从而极有利于QD-LCD的产业化,所以基于量子点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LCD中。
量子点技术在液晶显示中的主要应用为量子点背光模组,量子点一般以量子点玻璃管或者量子点膜片的形式存在,在蓝光光源的激发下,红绿量子点发射出红光和绿光、从而与蓝光光源发出的蓝光复合为白光,达到背光模组的作用。但是量子点玻璃管和量子点膜片的使用,都会用到大量的量子点,这样不仅会增加制造成本,另一方面量子点中的重金属元素也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限制了量子点技术的使用,如何降低背光模组中量子点的使用以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液晶显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目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中量子点用量大,重金属元素含量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的导光板、邻近所述入光面的光源,所述光源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荧光粉层和量子点层。
优选地,所述荧光粉层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入光面之间,所述量子点层位于所述出光面附近。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层由液态的量子点分散体在所述出光面上固化形成,所述固化方式包括蒸发、光照或者加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量子点层的表面设置有阻隔材料,将所述量子点层封装在所述出光面与所述阻隔材料之间。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分散体通过旋涂、喷涂、喷墨打印、涂覆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层以阵列网点的形式分布在所述出光面上。
优选地,所述阻隔材料以阵列网点的形式分布在所述量子点层的网点表面。
优选地,所述荧光粉层受到光激发后发出红光,所述量子点层受到光激发后发出绿光。
优选地,所述红光荧光粉包括氟硅酸盐、氟钛酸盐、氮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发射峰波长在500-530nm范围内的磷化铟量子点。
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发射峰波长在500-530nm范围内的硒化镉量子点。
优选地,所述硒化镉量子点为梯度合金量子点,镉含量小于3%。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背光模组。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背光模组以荧光粉代替部分量子点的使用,减少背光模组和量子点液晶显示中量子点的含量,本发明对量子点液晶显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基于量子点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中量子点用量大,重金属元素含量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的导光板、邻近入光面的光源,光源的发光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荧光粉层和量子点层。
本发明通过荧光粉的使用,可以替代量子点背光模组中部分量子点,在量子点液晶显示装置能满足色域的条件下,减小了量子点的使用量,从而也可以减少量子点材料之间的自吸收。目前商业用荧光粉的稳定性较高,荧光粉的使用不会减弱量子点液晶显示装置的寿命,反而可能使其寿命增加。
本发明中导光板包括楔形和长方体形中的至少一种,与导光板出光面相对的背光面处还设置有反射膜。光源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处,光源光线从入光面进光,从出光面出光,荧光粉层和量子点层依次设置在光源的发光方向上,荧光粉层和量子点层在光源的激发下发光,从而得到复合的白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5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纱线染色机的起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染色机用冷却水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