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4073.0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4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草间史人;则定孝彰;山田刚;赤松庆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7/79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变换 装置 | ||
提供一种不易发生电压及电流的冲击激励的电力变换装置。电力变换装置具备:第1及第2端子,与直流电源连接;第3及第4端子,与商用电力系统或负载连接;变压器,具备具有第7及第8端子的一次绕线及具有第5及第6端子的二次绕线;1次侧逆变器电路,连接在第1及第2端子与第7及第8端子之间;二次侧变换器电路,连接在第5及第6端子与第3及第4端子之间;二极管电桥,具备第1及第2交流输入端子和第1及第2直流输出端子,第1交流输入端子连接在第5端子上,第2交流输入端子连接在第6端子上;第1电容器,连接在第1及第2直流输出端子之间;以及第1电阻,与第1电容器并联而连接在第1及第2直流输出端子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电力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司或个人将从分散型电源(例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得到的电力向电力公司销售的业务(售电)正在扩大。售电由将分散型电源与商用电力系统连接的系统互联来实施。在系统互联中,使用称作电力调节器(power conditioner)的电力变换装置将分散型电源的电力变换为适应于商用电力系统的电力。
在分散型电源是直流电源的情况下,在系统互联中,利用将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电力变换装置。作为这样的电力变换装置,例如提出了具有高频变压器、配置在高频变压器的1次侧的第1逆变器(inverter)、配置在高频变压器的2次侧的限流电抗器、和将多个开关元件构成全桥的第2逆变器的系统互联逆变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第1逆变器将直流电力变换为高频电力。限流电抗器将高频电力变换为商用电力。上述第2逆变器的开关元件由方向开关构成,将双向开关对应于系统电压的极性开启关闭而将高频变压器的电力变换为交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001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变压器的一次侧及二次侧的两侧具备逆变器电路的电力变换装置中,有起因于各逆变器电路的开关而发生电压及电流的冲击激励(ringing)的情况。为了避免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的波形的畸变,要求抑制冲击激励的发生。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电力变换装置具备:第1及第2端子,与直流电源连接;第3及第4端子,与商用电力系统或负载连接;变压器,具备具有第7及第8端子的一次绕线及具有第5及第6端子的二次绕线;1次侧逆变器电路,连接在上述第1及第2端子与第7及第8端子之间;二次侧变换器电路,连接在上述第5及第6端子与上述第3及第4端子之间;二极管电桥,具备第1及第2交流输入端子和第1及第2直流输出端子,上述第1交流输入端子连接在上述第5端子上,上述第2交流输入端子连接在上述第6端子上;第1电容器,连接在上述第1及第2直流输出端子之间;以及第1电阻,与上述第1电容器并联而连接在上述第1及第2直流输出端子之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得电压及电流的冲击激励不易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一次侧逆变器电路5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图1的二次侧变换器电路11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图4是用来说明图1的电力变换装置1的动作的比较例的电力变换装置1A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电力变换装置1A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图4的二次侧变换器电路11中的第1电流路径的图。
图7是表示图4的二次侧变换器电路11中的第2电流路径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4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