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机安全应急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63945.1 | 申请日: | 2015-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联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联凯 |
| 主分类号: | B65G43/02 | 分类号: | B65G4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义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安全 应急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机安全应急控制系统,包括输送机滚筒轴承在线监测部和输送机安全应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滚筒轴承在线监测部包括轴向位移监测部和径向位移监测部,所述输送机安全应急部包括滚筒抱闸;所述输送机滚筒轴承在线监测部包括电机、联轴器、左端支撑轴承、轴向位移传感器、轴向位移承载盘、径向位移传感器、右端支撑轴承、驱动链条、滚筒轴,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滚筒轴转动,滚筒轴支撑在左端支撑轴承和右端支撑轴承之间,滚筒安装在滚筒轴上,并与左端支撑轴承和右端支撑轴承相配合。本发明着重针对起驱动作用的轴承进行在线监测,并启动影响的安全应急控制系统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为申请号201510188316.2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视输送设备的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对于输送装置滚筒轴承的在线监测及安全应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皮带输送机和滚筒输送机通常都采用滚筒进行动力传动,滚筒则安装在滚动轴承上。目前,各工矿企业对输送装置的在线监测研发较为成熟,例如,利用光电系统对输送带承载面和/或滚动面,特别是对承载面进行光学检测,其中对在运行时出现的损伤进行识别和在达到输送带临界状态时发出声响和/或光学报警信号和/或特别是促使输送设备自动断开。
又如,在滚筒类输送机中,滚筒链条连接,链条由顶部驱动链轮来驱动。正常情况下链条和驱动链条的齿轮是相互间紧密配合以保证链条的正常运转,然而,在现实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整个链条在链轮运转的过程中没有防止链条跳齿的装置,故有时在物料运输过程中由于物料重量、机械零部件故障、驱动系统老化等问题,会发生链条在驱动链轮处跳齿的问题,链条和驱动链轮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造成事故,这种类型的链条跳齿故障会造成链斗后部钢板变形,严重时会损坏整个设备,导致不得不更换,极大地影响了生产作业进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故现目前在这类输送机中防链条脱出的监控装置,能有效地监控链条与驱动链轮之间的工作状况,在发生问题时,能及时报警发出停机信号,且需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又如,在皮带输送机和滚筒输送机中,在线监测系统可对整个设备均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但这种在线监测系统较为复杂,其成本较高。
在针对轴承的监测方面,目前现有技术中多是将待测轴承装在专门的轴承检测装置上,进行抗疲劳、损坏等故障诊断。这种技术目前发展的已经较为成熟,常见的有,将高铁车轮用的轴承拆卸下来或在该轴承组装至车轮轴上之前,将该轴承或车轮轴安装在专门的轴承检测装置上,然后通过该专门的轴承监测装置对待测轴承进行检验,从而得到轴承的相关参数,进而判断轴承的工作情况。这种检测方法是目前常用的轴承检测方法,其特点是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敲击检测方式,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但这种方式仍然是基于理想状态下的静态测试方式来进行轴承检测的,而且通常需要将待测轴承进行拆卸,或者即便不进行轴承拆卸,也需要将整个轮对轴放置的检测设备上,因而检测方法较为繁复。
研究表明,输送装置作为机械装置的一种,目前已经在安全性检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滚筒轴承的在线监测上及输送机制停后的应急控制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输送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皮带输送机多应用在矿山等大批量物料的连续输送上,由于皮带输送机的连续允许性及输送的物料具有质量大等特点,必须采用相应的在线监测系统来保证输送装置的安全运行,但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在线监测系统的报警控制后,为了保证操作人员安全会出现急停等情况,此时的输送机由于是随机停止的,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这时的设备一般都会切断动力电源进入应急状态,但如果输送机一旦突然恢复供电而毫无预兆地重新运转,则有可能对检修及操作人员造成人员安全。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输送装置滚筒轴承进行在线动态检测/监测的系统,特别的是,本发明着重针对起驱动作用的轴承进行在线监测,并启动影响的安全应急控制系统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输送机安全应急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联凯,未经吴联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