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3419.5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6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常宝华;孙贺东;刘志良;李世银;曹雯;周登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缝洞型气藏未 投产 区块 动用 储量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储层类型;获取已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与动用储量参数;根据已开发区块不同储层类型地震雕刻体积与动用储量关系,确定预测模型参数;根据未投产区块地震雕刻体积及储层类型,结合拟合关系及关键参数,确定未开发区块的可动用储量。本发明所述的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定量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还是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是一种以溶蚀孔洞、溶洞及裂缝为储集空间的特殊气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渤海湾盆地。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储集空间尺度变化大,而且在空间上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二是生产规律复杂、井间差异大。单井控制范围有限,一般呈现“点坨状”分布。
目前,国内外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可动用储量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该类气藏储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常规气藏评价方法很难准确评价区块的可动用储量,致使在开发方案编制时指标设计出现偏差。所以,如何准确的评价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或投产早期的可动用储量情况,对产能规模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或投产早期的可动用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及装置,利用该方法及装置可以确定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规模,实现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气藏可动用储量的定量计算,解决了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不适用复杂缝洞型气藏且可动用储量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该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储层类型;
步骤2、获取地震雕刻体积;
步骤3、计算已投产井可动用储量;
步骤4、拟合关键参数;
步骤5、计算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
一种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所述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能够实现上述的方法,该确定缝洞型气藏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的装置包括:
储层类型分析模块,用于确定已投产区块及未投产区块的储量类型;
已投产区块分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区域内已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和已投产井可动用储量;
关键参数拟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量类型、所述已投产区块的所述地震雕刻体积与所述已投产井可动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关键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键参数结合未投产区块的地震雕刻体积确定未投产区块可动用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方法及装置可以确定未投产区块的可动用储量规模,实现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气藏可动用储量的定量计算,解决了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不适用复杂缝洞型气藏且可动用储量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中缝洞型气藏可动用储量计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确定储层类型分析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地震雕刻体积分析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