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古丁参数监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2711.5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得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古丁 参数 监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古丁参数监测器。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技术系统,它以家庭住宅为平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电器设备通过某种形式的网络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进行网络化的综合管理与调控,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方便、环保和高效率的生活环境。
虽然智能家居的概念很早就出现,市场需求也一直存在,但长期以来智能家居的发展由于受制于相关技术的突破,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普及,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将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于家庭网络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这不仅仅是因为无线网络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流动性,省去花在综合布线上的费用和精力,而且更因为它符合家庭网络的通讯特点。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家庭网络智能化的进程。
随着生活的发展,家居生活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尼古丁参数监测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家居生活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尼古丁参数监测器,包括PM2.5探测模块、烟雾探测模块、燃气泄漏探测模块和尼古丁探测模块、处理器和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PM2.5探测模块用于探测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并产生粉尘浓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所述烟雾探测模块用于探测空气中的烟雾的浓度,并产生烟雾浓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所述燃气泄漏探测模块用于探测空气中燃气的浓度,并产生燃气浓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所述尼古丁探测模块用于探测空气中的尼古丁浓度,并产生尼古丁浓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接收的粉尘浓度信号、烟雾浓度信号、燃气浓度信号和尼古丁浓度信号的浓度数据值分别与其设定值进行对比,当粉尘浓度信号、烟雾浓度信号、燃气浓度信号和尼古丁浓度信号的任一浓度数据值超过设定值,处理器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粉尘浓度信号、烟雾浓度信号、燃气浓度信号和尼古丁浓度信号传输给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分别将报警信号、粉尘浓度信号、烟雾浓度信号、燃气浓度信号和尼古丁浓度信号传输给外部网关。
进一步,所述PM2.5探测模块检测空气中半径0.03μm以上粒子的浓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随时随地探测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烟雾浓度、室内燃气泄漏、室内PM2.5,尼古丁,时刻预警空气危害,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报警给用户,提示改善空气质量,用户通过无线网络能实时了解空气质量,提升了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尼古丁参数监测器的模块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PM2.5探测模块,2、烟雾探测模块,3、燃气泄漏探测模块,4、尼古丁探测模块,5、处理器,6、无线收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尼古丁参数监测器,包括PM2.5探测模块1、烟雾探测模块2、燃气泄漏探测模块3和尼古丁探测模块4、处理器5和无线收发模块6;
所述PM2.5探测模块1用于探测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并产生粉尘浓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5;
所述烟雾探测模块2用于探测空气中的烟雾的浓度,并产生烟雾浓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5;
所述燃气泄漏探测模块3用于探测空气中燃气的浓度,并产生燃气浓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5;
所述尼古丁探测模块4用于探测空气中的尼古丁浓度,并产生尼古丁浓度信号传输给处理器5;
所述处理器5用于将接收的粉尘浓度信号、烟雾浓度信号、燃气浓度信号和尼古丁浓度信号的浓度数据值分别与其设定值进行对比,当粉尘浓度信号、烟雾浓度信号、燃气浓度信号和尼古丁浓度信号的任一浓度数据值超过设定值,处理器产生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粉尘浓度信号、烟雾浓度信号、燃气浓度信号和尼古丁浓度信号传输给无线收发模块6;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6用于分别将报警信号、粉尘浓度信号、烟雾浓度信号、燃气浓度信号和尼古丁浓度信号传输给外部网关。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PM2.5探测模块1检测空气中半径0.03μm以上粒子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得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得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2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