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树状结构的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2294.4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韬;杨广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茵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软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树状 结构 功耗 无线网络 设备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作为根节点的网络服务器节点,每个网络服务器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至少一个业务节点,每个业务节点分别连接到下一级的虚拟网关设备总节点和虚拟终端设备总节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节点,其直接或通过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间接连接到虚拟终端设备总节点;至少一个网关设备节点,其直接或通过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间接连接到虚拟网关设备总节点。本发明对网络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终端设备利用树状结构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提升了系统的扩容能力,能灵活的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项目实施以及人员要求等实现对网络设备的最优化分配,使用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低功耗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组网的技术,低功耗广域网络是面向物联网中远距离和低功耗的通信需求,近年出现的一种物联网网络层技术。低功耗广域网络的技术特点包括:传输距离远,一般超过5km;节点功耗低,在典型物联网场景下两节AA电池可以使用10年;网络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成本低。低功耗广域网络技术的出现,填补了现有通讯技术的空白,为物联网的更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核心优势在于解决了远距离和低功耗两大问题。
远距离低功耗网络架构主要由终端设备、网关设备、网络服务器、云平台4大部分组成,此架构不同于其他电信、移动网络设备管理系统,所以需要一套全新的管理方法和思路对其中的终端设备、网关设备、网络服务器进行统一安排,同时需要把地理位置空间资源、项目实施资源、人员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在远距离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系统中网络服务器、网关设备以及终端设备对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利用树状结构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系统,降低了系统中单个节点的压力并提升了系统的扩容能力,能灵活的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项目实施以及人员要求实现对网络设备的最优化分配,使用灵活。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通过使用多级树状结构的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使用多层通过验证机制连接的节点,实现对网络设备的最优化分配,从而更好的发挥低功耗无线网络的优势,使用灵活,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树状结构的低功耗无线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作为根节点的网络服务器节点,每个网络服务器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至少一个业务节点,每个业务节点分别连接到下一级的虚拟网关设备总节点和虚拟终端设备总节点;
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节点,其直接或通过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节点间接连接到虚拟终端设备总节点;
至少一个网关设备节点,其直接或通过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节点间接连接到虚拟网关设备总节点。
优选的是,虚拟网关设备总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逻辑聚合网关节点,所述逻辑聚合网关节点连接到网关设备节点,虚拟终端设备总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逻辑聚合终端节点,所述逻辑聚合终端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终端设备节点。
优选的是,除终端设备节点和网关设备节点以外,系统中其他节点均不能对自身进行删除。
优选的是,所述业务节点包括根据区域划分的地理型业务节点或根据人员划分的客户型业务节点。
优选的是,所述逻辑聚合网关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逻辑网关节点,所述逻辑网关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至少一个网关设备节点,所述逻辑聚合终端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逻辑终端节点,所述逻辑终端节点连接到下一级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2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