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绞式光缆用加强件的挤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2115.7 | 申请日: | 201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8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蔡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洪祥 |
主分类号: | B29C47/02 | 分类号: | B29C47/02;B29C47/06;B29C47/12;B29C47/08;B29C3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绞式 光缆 加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缆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层绞式光缆用加强件的挤塑模具。
背景技术
层绞式光缆是由层绞式缆芯及位于缆芯外的若干保护层所组成的,其中层绞式缆芯由加强件及位于加强件之外的层绞式结构组成的。由于光缆需要不同的容量,如2-288芯,为了使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要求、且成本最低,就需要设计合理的松套管尺寸,因此,每个松套管中所能承载的光纤数量有限;常用的结构是:2-30芯采用1+5结构,即中心为1根加强件,外部为5根松套管或部分松套管由同直径的填充绳替代;32-36芯为1+6结构,38-60芯为1+5结构,62-72芯为1+6结构,74-96芯为1+8结构,98-120芯为1+10结构,122-144芯为1+12结构,146-216芯为1+6+12结构、即内层6根外层12根,218-288芯为1+9+15结构、即内层9根外层15根,随着结构的复杂及松套管直径的增大,加强件不能采用单根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加塑料杆,原因是过大的单根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加塑料杆成本过高且不易弯曲,为此,需要在单根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加塑料杆外挤制塑料来满足直径要求,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单根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加塑料杆1的直径为d1、挤塑层2的直径为d2,d2大于d1;再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2,单根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加塑料杆1的直径为d1、挤塑层2的直径为d3,d3大于d1,而且d3大于图1中的d2;又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3,单根钢丝或玻璃纤维增加塑料杆1的直径为d4、挤塑层2的直径为d3,d3大于d4,而且d3大于图1中的d2,d4大于图1及图2中的d4;为了挤制图1、图2、图3中的层绞式光缆用加强件,需要采用不同尺寸的模芯及模套,而采用不同寸的模芯及模套是需要停止挤塑机进行更换的,这不仅影响了效率,而且需要制造多套模具,给管理带来了不便、使用中常常会出错、装完模具后还要调试,会浪费大量的塑料,因此,给线缆企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及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层绞式光缆用加强件的挤塑模具,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层绞式光缆用加强件的挤塑模具,由模芯4和模套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4由模芯内层42、模芯外层43、模芯充气层封闭部件46、模芯充气气阀47、模芯固定部件构成,模芯固定部件位于模芯的左端,模芯外层位于模芯内层之外,模芯内层与模芯外层之间形成有模芯充气层44,模芯内层内部具有供加强件本体1通过的模芯孔41,模芯充气层封闭部件位于模芯右端且将模芯内层与模芯外层连接起来并将模芯充气层进行封闭,模芯外层固定部件45位于模芯右端且伸出模芯外层,模芯外层固定部件上具有贯穿的模芯外层固定孔451,模芯充气气阀47固定安装在模芯充气层封闭部件外且与模芯充气层相连通;所述模芯内层的厚度大于模芯外层的厚度;
所述模套3由模套内层32、模套外层33、模套充气层封闭部件35、模套充气气阀37、模套固定部件构成,模套固定部件位于模套的左端,模套外层位于模套内层之外,模套内层与模套外层之间形成有模套充气层34,模套内层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模芯的模套孔31,模套充气层封闭部件位于模套右端且将模套内层与模套外层连接起来并将模套充气层进行封闭,模套外层固定部件36位于模套右端且伸出模套外层,模套外层固定部件上具有贯穿的模套外层固定孔361,模套充气气阀37固定安装在模套充气层封闭部件外且与模套充气层相连通;所述模套内层的厚度大于模套外层的厚度;
所述层绞式光缆用加强件的挤塑模具在组装状态时,模芯固定部件固定在挤挤塑机头上、模套固定部件固定在挤挤塑机头上且使模套位于模芯之外,模芯右端的模芯外层固定部件45通过模芯外层固定孔451固定、模套右端的模套外层固定部件36通过模套外层固定孔361固定,模芯右侧位于模套孔31之内,模芯与模套的模套内层的壁体是不接触的。
层绞式光缆用加强件的挤塑模具,由模芯4和模套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4由模芯内层42、模芯外层43、模芯充气层封闭部件46、模芯充气气阀47、模芯固定部件构成,模芯固定部件位于模芯的左端,模芯外层位于模芯内层之外,模芯内层与模芯外层之间形成有模芯充气层44,模芯内层内部具有供加强件本体1通过的模芯孔41,模芯充气层封闭部件位于模芯右端且将模芯内层与模芯外层连接起来并将模芯充气层进行封闭,模芯内层固定部件48位于模芯右端且伸出模芯内层,模芯内层固定部件上具有贯穿的模芯内层固定孔481,模芯充气气阀47固定安装在模芯充气层封闭部件外且与模芯充气层相连通;所述模芯内层的厚度小于模芯外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洪祥,未经蔡洪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2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胶流道及其CRN喷头模具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包装用铝塑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