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纹理划分特征的HEVC帧内编码模式选择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61400.7 申请日: 2017-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6961606B 公开(公告)日: 2020-04-07
发明(设计)人: 朱威;张晗钰;洪伟聪;商明将;陈朋;郑雅羽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4N19/186 分类号: H04N19/186;H04N19/182;H04N19/103;H04N19/50;H04N19/159
代理公司: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代理人: 郭薇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纹理 划分 特征 hevc 编码 模式 选择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纹理划分特征的HEVC帧内编码模式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输入一个编码模式待选择的CTU;(2)对当前CTU的原始像素亮度值进行纹理特征分析,计算得到不同尺寸CU的纹理划分标识和32×32 CU的纹理特征值;(3)利用CU的纹理划分标识和纹理特征值,预测当前CTU的深度范围,以及计算CU的提前终止编码划分标识和PU的提前终止预测划分标识;(4)利用当前CTU的深度范围、CU的提前终止编码划分标识以及PU的提前终止预测划分标识,完成当前CTU的四叉树划分。本发明能够在保持良好编码率失真性能的情况下,有效减少HEVC帧内编码的处理时间,同时具有较好的并行处理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视频编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纹理划分特征的HEVC帧内编码模式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宽带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视频分辨率的需求不断提升,高清视频(720P和1080P)已经是目前主流分辨率视频,而超高清视频(4K和8K)也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为获得高效的视频编码效率,国际组织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ideo CodingExperts Group,VCEG)和ISO/IEC的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于2013年共同推出了新一代高效率视频编码标准(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与前一代的H.264相比,HEVC在相同视频图像质量的条件下可以节约50%左右的视频码流(见J R.Ohm,G J.Sullivan,H.Schwarz,T K.Tan,and T.Wiegand,Comparison ofthe Coding Efficiency of Video Coding Standards—Including High EfficiencyVideo Coding(HEVC),即“视频编码标准编码效率比较——HEVC”,IEEE Transactions on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vol.22,no.12,pp.1669-1684,Dec.2012),特别是对高清和超高清等高分辨率视频进行编码时,其压缩优势更加明显。但HEVC压缩效率的提高是以巨大的编码计算复杂度为代价,这阻碍了它在各种领域的实际应用。

为了提升压缩效率,HEVC采用了一些新的编码技术,对提升压缩效率最为显著的技术主要包括灵活的编码树单元(CTU)四叉树划分、多达35种的帧内预测模式和8种帧间预测模式(见G.J.Sullivan,J.R.Ohm,W.J.Han,and T.Wiegand,Overview of the highefficiency video coding(HEVC)standard,即“高效率视频编码标准概述”,IEEE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vol.22,no.12,pp.1649-1668,Dec.2012)。其中CTU四叉树划分技术让编码单元(CU)的划分更为灵活多样,与H.264中编码宏块固定为16×16不同的是,该技术使HEVC拥有更丰富的CU尺寸划分种类,当CTU大小为64×64时,CU的大小可以是64×64、32×32、16×16和8×8,对应深度值分别为0、1、2和3。CTU的四叉树划分是在CTU内部遍历所有深度的CU的递归遍历过程,根据每种CU划分的率失真代价选择最优的划分方式,这样的选择过程最多需要进行341(1+4+42+43+44=341)次递归遍历,并且每个CU在遍历过程中还需要为其预测单元(PU)从众多预测模式中选择最优预测模式。这样的编码模式选择过程能保证良好的压缩效率,但是却显著增加了计算复杂度,是编码过程中计算复杂度最为集中的部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1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