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及其有机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1133.3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1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廖良玓;吴蕙玲;谢淑珠;陈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嵘彩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22 | 分类号: | C07D213/22;C07D239/26;C07D239/74;C07D235/18;C07D251/24;C07D213/57;C07C255/51;C07D213/06;C07D401/14;C07D401/10;C07D401/04;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及其 有机 电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及其有机电子装置,化合物如下式(I)所示,G1至G4之一为碳数小于或等于60且具有至少一个氮原子的杂芳基、具有至少一个官能基的环烷基、杂环烷基、芳香基、芳氧基、芳硅基或芳硼基;或者为碳数小于或等于40且具有至少一个官能基的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硅烷基、硼烷基、膦基或氧膦基;该官能基选自由氰基、硝基、氟基和氯基所构成的群组;G1至G4中其他者和G5分别独立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上述基团;h、i、j、k和l分别独立为1至4的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新型化合物以及一种使用其的有机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子传输层的新型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有机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使用有机材料制成的有机电子装置蓬勃发展,常见的有机电子装置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OLED)、有机光敏晶体管(organic phototransistor)、有机光伏打电池(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和有机光侦测器(organic photodetector)。
OLED最初是由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所发明并提出,伊士曼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和Steven Van Slyke以真空蒸镀法(vacuum evaporation method)在形成有有机芳香二元胺电洞传输层的透明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玻璃上沉积一电子传输材料{例如三(8-羟基喹啉)铝[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III),简称为Alq3]};再在电子传输层上沉积一金属电极,即可完成OLED的制作。OLED因兼具反应速率快、质轻、薄形化、广视角、亮度高、对比高、无需设置背光源以及低耗能的优点,因此备受关注,但OLED仍具有低效率和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克服低效率的问题,其中一种改善方式为在阴极和阳极间设置中间层,请参阅图1所示,改良的OLED依序设置有一基板11、一阳极12、一电洞注入层13(hole injectionlayer,HIL)、一电洞传输层14(hole transport layer,HTL)、一发光层15(an emittinglayer,EL)、一电子传输层16(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一电子注入层17(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和一阴极18。当在阳极12和阴极18施加一电压时,由阳极12射出的电洞会穿过HIL和HTL并移动至EL,而由阴极18射出的电子会穿过EIL和ETL移动至EL,使电洞和电子在EL层重组成激子(exciton),当激子由激发态衰退返回基态时即可产生光线。
另一改善方式为改良OLED中ETL的材料,使电子传输材料展现出电洞阻挡能力,传统的电子传输材料包括3,3′-[5′-[3-(3-吡啶基)苯基][1,1′:3′,1″-三联苯]-3,3″-二基]二吡啶{(3,3′-[5′-[3-(3-pyridinyl)phenyl][1,1′:3′,1″-terphenyl]-3,3″-diyl]bispyridine,TmPyPb}、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1,3,5-tris(1-phenyl-1H-benzimidazol-2-yl)benzene,TPBi]、三(2,4,6-三甲基-3-(3-吡啶基)苯基)硼烷[tris(2,4,6-trimethyl-3-(pyridin-3-yl)phenyl)borane,3TPYMB]、1,3-二(3,5-二吡啶-3-基-苯基)苯[1,3-bis(3,5-dipyrid-3-yl-phenyl)benzene,BmPyPb]和9,10-二(3-(3-吡啶基)苯基)蒽[9,10-bis(3-(pyridin-3-yl)phenyl)anthracene,DPy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嵘彩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嵘彩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1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