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景天苷用于防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型高血压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0824.1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祥;秦彦文;李林忆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7032 | 分类号: | A61K31/7032;A61P11/00;A61P9/12;A23L33/105;A23L33/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健;缑正煜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景天 用于 防治 阻塞 睡眠 呼吸 暂停 诱导 高血压 | ||
本发明提供了红景天苷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防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型高血压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红景天苷或其可药用盐以治疗有效量存在于所述药物中。本发明还提供了红景天苷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型高血压的保健品中的应用,其中红景天苷或其可药用盐以预防有效量存在于所述保健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型高血压治疗领域,特别涉及红景天苷在制备防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导型高血压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指由咽部狭窄以及气道松弛引起的完全或部分上气道阻塞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打鼾、呼吸气流消失或受限导致间歇性低氧和睡眠片段化,由此出现日间嗜睡,可累及呼吸、循环和代谢等多器官多系统。在美国,约有26%的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OSA;2016 年《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20.4%的成人患有OSA,且随着肥胖症的流行,OSA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OSA是高血压发生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OSA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50%,高血压患者OSA发生率为30%[1],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合并OSA发生率高达 83%[2];中重度OSA患者4年后发生高血压概率为未患OSA者的3倍之多[3]。美国高血压预防、治疗和评价委员会第七次报告中已经把OSA 列为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4]。201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SH/ESC)发布的高血压指南也指出OSA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5]。
OSA以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为核心病理特征,表现为睡眠中由上气道塌陷堵塞引起的长期并反复出现缺氧-复氧,间歇性口鼻呼吸气流消失持续10秒以上,使机体出现间歇低氧和睡眠结构紊乱。OSA模式CIH不同于急性缺氧或慢性缺氧,主要区别在于缺氧频率和持续时间的不同以及复氧事件的有无,这是与心脑血管意外导致的急性缺氧、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的慢性缺氧以及高原缺氧的本质不同之处。已有研究表明,缺氧-复氧所产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损害可能比持续性慢性缺氧更为显著[6]。
动物模型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OSA模式CIH与高血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OSA诱导型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模型建立主要选用成年雄性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选用能够自动控制气体输入、高精度氧浓度实时检测、密闭性良好的动物三气培养箱(应用最广的仪器如美国 BioSpherix公司的OxyCyler model A84system),通过输入氮气、氧气等不同气体改变培养箱内的氧浓度,使其在5%-10%至空气氧浓度 (21%)间循环变化。每日处理8-12h,连续处理约4-12周,可观察到动脉氧分压(PO2)及氧饱和度(SaO2)的间歇性降低和恢复、血压升高、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动脉斑块形成等心血管病理变化[10-14]。研究表明,OSA模式CIH主要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ROS,激活氧化应激,启动多种细胞因子生成和释放,促进炎症过程发生发展,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及血管重塑,并增强血管收缩,最后导致高血压的发生[15]。同时,CIH诱导的高血压还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和转录因子等方面紧密相关[10,16]。
由于CIH这一独特而重要的参与因素,OSA诱导型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不同于经典的原发性高血压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由此导致其治疗方法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高血压具有特殊性。另外,OSA 患者的高血压还具有夜间“反勺型”特征[9],与其他类型高血压相比,“反勺型”高血压具有更严重的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