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内土体开挖与马道布置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0601.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孔恒;卢长炯;张树;赵福元;朱子龙;田行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9/10;E02D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内土体 开挖 马道 布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坑内土体开挖与马道布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狭长基坑放线测量完毕后,根据狭长基坑的工程情况在深基坑内由上到下进行土方的土方分层,并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土方的分段,每一层的每一段为一块土体;
(2)基坑开挖从中间向两边对称开挖,也就是从狭长基坑长边中部开始开挖第一层土方,开挖土方至混凝土支撑梁底,开挖深度为1m左右;采用分段退挖方式,向基坑两边退挖,挖掘机直接装土上车,由自卸汽车将弃土外运,挖完一段立即施工混凝土冠梁及支撑,第一层土体开挖深度仅1m左右,不需设置马道;
(3)第二层及以下土层的每一块土体开挖时,将基坑马道布置在基坑中部,采用小型挖机先进行马道两侧土体开挖,留下部分基坑中部土体并在基坑两侧靠近围护结构预留反压土,形成“W”形槽形结构,基坑两侧靠近围护结构预留的反压土临时替代支撑;
(4)开挖每一层土方时,每大层按1.5m左右深度分成若干小层,采用小型挖机进行土方开挖,由长臂挖掘机或电抓斗出土,挖到钢支撑以下0.5m~1.0m时,进行钢支撑的安装;
(5)之后重复(3)、(4)的步骤,每一层进行基坑开挖和马道布置施工,也就是以分段分台阶退挖的方式进行之后的土体开挖,先撑后挖;
(6)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设置排水沟或直接利用纵向坡度排水,设置集水井抽水;
(7)当反铲挖掘机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施作时,换用长臂挖掘机站在基坑边进行出土;基坑深12m以下土方采用小型挖机配合长臂挖掘机垂直出土,最后将小型挖机吊出基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土体开挖与马道布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狭长基坑为宽度35~45m,深度6m~16m,长度在150m以上的基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土体开挖与马道布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是根据砼支撑或钢支撑的布置来分层的,分层高度范围为3m~5m,所述的分段其长度范围为20m~30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土体开挖与马道布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马道宽度为5m,马道坡度为1:5~10,马道边坡坡度为1:1.5~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土体开挖与马道布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留反压土宽度为3m,预留反压土坡度为1:1.5~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土体开挖与马道布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水沟设置在“W”形槽底部,而不是基坑两侧靠近围护结构处;纵向坡度代表隧道内纵向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6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桩桩底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明挖基坑的临时道路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