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9962.8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有村荣次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墨盒(1)利用可填充预定的墨的由热塑性膜材料形成的墨容器(10)、可供墨容器(10)插入的作为外箱的外包装体(20)、以及设在墨容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且可与印刷装置(100)的盒安装机构(130)卡合的卡合部(30)形成。此外,在设于墨容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墨供给部(13)的内部设有用于封闭或者开放供给口部(14)的开口(14a)的中栓(15),并且以无论有无墨盒(1)装卸时的滑动都始终覆盖杆部(15b)的状态设有用于保护该中栓(15)的杆部(15b)的包覆构件(1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相对于喷墨印刷装置装卸的墨盒,该喷墨印刷装置用于向被印刷介质喷出墨而印刷图像。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用于在作为被印刷介质的纸张上印刷所期望的图像的喷墨印刷装置中,为了向喷墨头供给墨而使用了喷墨记录装置用墨盒(以下简称作“墨盒”),该喷墨记录装置用墨盒收纳有具有墨导出部和墨收纳部的墨容器。
作为该墨盒,存在如下期望:相对于喷墨印刷装置容易装卸,针对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的落下、输送时的振动等具有耐受性,且希望能够廉价地制作。因此,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本申请人提供了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墨盒。
如图6(a)所示,以往的墨盒200是可相对于印刷装置沿水平方向(装卸操作方向)装卸的呈长方体形状的细长的壳体,其利用填充有墨的由热塑性膜材料形成的液体收纳容器210、设于液体收纳容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且可与印刷装置的盒安装机构卡合的树脂或金属制的卡合面220、以及插入有液体收纳容器210的作为外箱的纸制(瓦楞板纸)的外包装体230形成。
此外,如图6(b)所示,在卡合面220的大致中央配置有墨供给口240,其作为可与印刷装置侧的盒安装机构300的保持部310嵌合的装卸机构发挥功能。通过该墨供给口240与保持部310嵌合,墨盒200和印刷装置互相连接,能够从墨盒200向印刷装置供给墨。
在墨供给口240设有可与保持部310嵌合的接头部241。接头部241的内部为中空形状,在其内部,用于封闭墨供给口240的中栓242在施力部件(弹簧)的施力的作用下被朝向墨流出方向(图中右方向,与向印刷装置装填的装填方向相同的方向)施力。也就是说,成为通过将中栓242的顶端的扩径部分向供给口的开口部内侧按压而封闭墨供给口240的结构。
此外,在墨供给口240要卡合的保持部310上突出设有插入轴311,在接头部241卡合时,该插入轴311将中栓242向接头部241的内方推入。于是,在将墨盒200装填在印刷装置中时,通过插入轴311推入中栓242使墨供给口240开放而与设于盒安装机构300的墨路径320连通,容器内的墨能够向印刷装置流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2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像上述那样,当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墨盒200装填在印刷装置中时,中栓242克服施力部件的施力而杆部向与装填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脱离方向移动。在使墨盒200自印刷装置脱离时,中栓242利用施力部件的施力使杆部向装填方向移动。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墨盒中,如图6(b)所示,中栓242的杆部在液体收纳容器内以露出的状态设置。此外,液体收纳容器210为薄膜制,不具有塑料外壳那样的刚性,以随着墨的残余量变少而容器自身缩瘪的方式成形。
因此,在墨残余量变少而液体收纳器缩瘪了时,中栓242的杆部与容器内表面接触,墨有可能从因该接触而产生的龟裂泄漏。特别是,由于在墨盒200的装卸动作时中栓242滑动,因此,易于产生龟裂,墨泄漏的危险性进一步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