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脂涂抹工装及导热脂涂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9083.5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2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占超;刘兵;梁海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1/02;B05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涂抹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脂涂抹工装及导热脂涂抹方法,所述导热脂涂抹工装用于向雷达设备上涂抹导热脂;包括呈箱体结构的工装本体和涂抹铲,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为用于添加导热脂的敞口,所述工装本体上与所述敞口相对布置的底壁上开设有镂空结构,所述工装本体的底壁压接在所述雷达设备的被涂抹面上且与所述被涂抹面相适配;所述涂抹铲从所述工装本体的敞口端插入所述工装本体并将所述工装本体内的导热脂涂抹在所述镂空结构内。本发明的导热脂涂抹工装,通过设置镂空结构,可精确的确定导热脂涂抹厚度和位置,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雷达设备批次模块间涂抹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脂涂抹工装及导热脂涂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固态相控阵雷达设备威力和规模的不断增加,雷达设备内发射、接收、电源等模块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雷达散热需求不断提高。
半固态导热脂以其较高的导热效率,在实现热源与冷却介质之间热传导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面对成百上千的模块,以及导热脂厚度为几毫米甚至于零点几毫米的涂抹厚度要求,仅凭借操作人员的人工操作已经很难满足和达到导热脂涂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热脂涂抹工装及导热脂涂抹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热脂涂抹工装,用于向雷达设备上涂抹导热脂;包括呈箱体结构的工装本体和涂抹铲,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为用于添加导热脂的敞口,所述工装本体上与所述敞口相对布置的底壁上开设有镂空结构,所述工装本体的底壁压接在所述雷达设备的被涂抹面上且与所述被涂抹面相适配;所述涂抹铲从所述工装本体的敞口端插入所述工装本体并将所述工装本体内的导热脂涂抹在所述镂空结构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导热脂涂抹工装,通过设置镂空结构,可精确的确定导热脂涂抹厚度和位置,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雷达设备批次模块间涂抹的一致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工装本体敞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去除粘结在涂抹铲上导热脂的除脂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除脂板,可方便将粘结在所述涂抹铲上的导热脂去除掉。
进一步,所述工装本体敞口的一端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涂抹铲的宽度与所述工装本体敞口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涂抹铲沿所述敞口的长度方向涂抹所述导热脂。
进一步,所述除脂板水平固定在所述敞口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除脂板固定在所述敞口长度方向的一端,方便涂抹铲在所述底壁上涂抹后即可将粘结的导热脂去除掉。
进一步,所述工装本体侧壁的外侧面上可拆卸固定有用于避免所述工装本体在所述被涂抹面上移动的限位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限位部,避免工装本体在所述雷达设备的被涂抹面上来回晃动,影响涂抹效果。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呈L型结构,包括连接臂和限位臂,所述连接臂固定在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壁上,所述限位臂位于所述底壁的下方且向所述底壁的中心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连接臂和限位臂,方便限位部的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为竖直平板,所述限位部固定在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壁上且向所述底壁的下方延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板状结构的限位部,方便安装和卡接。
进一步,所述工装本体位于所述敞口长度方向两端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叶轮用高效浸涂设备
- 下一篇:三元催化器载体涂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