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设备的测试方法、测试工作站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8729.8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潘世友;范桂堂;刘俊涛;葛鑫;罗漫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H04B1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设备 测试 方法 工作站 装置 | ||
1.一种射频设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工作站,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测试工作站接收待测射频设备;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为所述测试装置中的任一测试工作站;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确定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后,获取待测射频设备的产品信息,所述产品信息包括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产品型号;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根据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产品型号,将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移动到所述产品型号对应的预设测试位置;所述预设测试位置位于预设初始位置的上方;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确定所述待测射频设备处于所述预设测试位置后,控制所述产品型号对应的N个测试插接件与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N个射频插接件进行连接,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启动所述产品型号对应的测试程序对所述待测射频设备进行测试,得到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接收待测射频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确定所述待测射频设备为未被测试的射频设备后,接收所述待测射频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串行设置的多个测试工作站,所述多个测试工作站通过传送带连接;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得到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确定将所述待测射频设备从所述预设测试位置移动至所述预设初始位置,并传送至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得到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根据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测试结果,确定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待测射频设备对应的产品型号的测试通过率;
所述第一测试工作站若确定所述测试装置中所述产品型号的测试通过率大于等于设定阈值,则将之后从上游接收到所述产品型号对应的待测试设备中设定比例的待测试设备确定为免测试射频设备,并传送至下游。
5.一种测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工作站包括机架、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扫描模块、升降模块、射频插接模块、测试模块;
所述机架中设置有第一工作面和位于所述第一工作面上方的第二工作面;所述扫描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作面上;所述射频插接模块和所述测试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上;
所述扫描模块,用于在确定待测射频设备移动到预设初始位置后,获取待测射频设备的产品信息,所述产品信息包括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产品型号,以及将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产品型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预设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工作面上;
所述升降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由所述预设初始位置向上移动至所述产品型号对应的预设测试位置,以及在所述测试模块完成测试后,将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由所述预设测试位置向下移动至所述预设初始位置;其中,所述预设测试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上;
所述射频插接模块,用于在所述升降模块将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由所述预设初始位置向上移动至预设测试位置后,推动所述产品型号对应的N个测试插接件与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N个射频插接件进行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N个测试插接件与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的N个射频插接件连接后,控制所述测试模块对所述待测射频设备进行测试;
所述测试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启动所述产品型号对应的测试程序对所述待测射频设备进行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工作站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模块;
所述传感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待测射频设备移动至所述预设初始位置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升降模块将所述待测射频设备向上移动;以及,检测到所述待测射频设备向上移动至预设测试位置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升降模块将所述待测射频设备保持在所述预设测试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7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系统网络攻击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床垫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