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质性脏器局部化疗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8440.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质性 脏器 局部 化疗 系统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质性脏器局部化疗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对实质性脏器,如肝、肾等肿瘤的化疗治疗已经十分成熟,大部分的恶性肿瘤有敏感有效的化疗药物,但所有的化疗药物对全身的组织均有较大的杀伤及毒副作用,尤其对脑、肺、肝、肾、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哟及生殖系统影响巨大,导致许多伴有其他源发疾病的肿瘤病人无法接受化疗治疗。
在化疗过程中,现有的肿瘤专业化疗指南普遍使用4-6个或更长的疗程来治疗;其化疗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累计时间长,经过全身化疗对肝、肾损害及骨髓抑制等,经常有病人因不能耐受而中途中断化疗甚至放弃化疗治疗。目前临床上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比较晚期,病人因年龄大或者体质弱等因素无法耐受化疗治疗,导致放弃化疗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介入导管技术化疗,即应用导管技术插到恶性肿瘤附近的主要滋养血管中释放化疗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提高肿瘤局部的化疗药浓度相对减少全身毒副作用,但脏器内的化疗药物仍然可以通过静脉回流及淋巴系统回流至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容易对人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造成全身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不断累加重,最后往往也因不能耐受化疗药物而放弃化疗。
现在国内、国际上已经广泛运用靶向药物治疗肿瘤,但因抗原抗体结合位点的特异性及自身肿瘤细胞的变异性,容易造成化疗不敏感甚至化疗无效的后果。据统计八项药物的有效治疗人群大约占总病人的25%左右(靶向药物对EJR50%有效,而人类的EJR基因突变量也为50%)且治疗费用十分巨大,对普通病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目前肿瘤专业医师的困扰并非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好,而是因为每个人用化疗治疗后的全身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都不相同,所以在使用化疗药物时有很严格的剂量控制,所以现在有的各种化疗方法很难全部消灭肿瘤细胞,并且在使用化疗药物的同时为了对抗全身毒副作用需要在化疗的同时使用一些如保肝、护胃及止吐药物,后期还需要使用升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药物,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
临床上急需发展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减少甚至避免全身无毒副作用的高效率化疗治疗系统和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质性脏器局部化疗系统及使用方法,用于对肝、肾的局部化疗,可以大剂量用药并有效减轻甚至避免全身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质性脏器局部化疗系统,包括给药装置和血液过滤装置,所述给药装置包括动脉导管与输液泵,动脉导管远端连接实质性脏器供应肿瘤的分支动脉,另一端连接输液泵;所述血液过滤装置包括三腔气囊静脉导管、血液过滤器和血液净化机,所述三腔气囊静脉导管包括相连接的管体和管座,所述管体连接实质性脏器流主静脉或下腔静脉,所述管座连接血液过滤器;
所述管体包括动脉管、静脉管、气囊以及气囊连接管;动脉管与静脉管横截面大小相同,动脉管与静脉管远端连接实质性脏器主静脉,另一端连接在管座上;气囊包覆在所述管体上;气囊连接管与气囊连通,设在动静脉管分隔的管体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管座上;所述管座包括管座体、动脉头、静脉头以及单向阀,动脉头一端通过管座体连接动脉管,另一端连接血液过滤器,静脉头一端通过管座体连接静脉管,另一端连接血液过滤器,单向阀一端连接气囊连接管,另一端可连接注射器注入空气;
一种实质性脏器局部化疗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经股动脉插管将给药装置的动脉导管远端连接实质性脏器供应肿瘤的分支动脉;
2)经皮穿刺将三腔气囊静脉导管导入实质性脏器流主静脉或下腔静脉血管内,通过实质性脏器流主静脉或下腔静脉建立体外血液吸附循环系统;
3)将血液过滤器安装至血液净化机,生理盐水预充,连接三腔气囊静脉导管的动脉端和静脉端,启动血液净化机开始血液循环;循环稳定后通过气囊连接管末端的单向阀注入空气使气囊鼓起阻断静脉血流,体外血液吸附循环系统建立完毕;
4)通过给药装置的动脉导管和输液泵将大剂量的化疗药物以预定速度注入,完毕后肝素盐水封管;
5)继续进行血液吸附的治疗,至动脉注药完毕1-4小时后检测血液中化疗药物残留,检测合格后通过气囊连接管末端的单向阀将气囊中的空气释放出来恢复静脉血液流通,完成一次治疗,三腔气囊静脉导管使用肝素盐水封管;
6)治疗开始后,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60~80IU/kg,预防体外循环凝血;
7)实质性肿瘤连续治疗两到三次即可拔管,每日一次;
所述步骤4),5)肝素盐水的肝素浓度为1000I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立医院,未经山东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穿刺辅助放大装置
- 下一篇:自控镇痛泵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