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洪湖碘泡虫PCR特异性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8388.4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华;章晋勇;石琼;王敏;马昕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洪湖 碘泡虫 pcr 特异性 检测 引物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洪湖碘泡虫PCR特异性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粘孢子虫是一类世界分布的后生动物寄生虫,可寄生于鲫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以及哺乳类,绝大多数种类对宿主不会造成危害,但部分种类能造成非常严重的病害。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鲫鱼育种专家于1976~1981年研制成功的一种鲫鱼养殖新对象,它是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该鱼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增产效果明显,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中科三号的成功培育及养殖技术的推广,其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鲫鱼病害也日趋严重。
粘孢子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其宿主包括宿主鱼和水蚯蚓。研究表明,粘孢子虫在鱼体内行无性繁殖形成营养体,然后通过血液移形到靶器官发育成熟形成包囊(成熟孢子);孢子成熟后脱落或随着鱼体死亡、鲫鱼粪便、尿液落入水柱中并沉淀到底部,进而被土壤中的水蚯蚓吞食,孢子被水蚯蚓摄入后在其体内行有性生殖发育、移形并以放射孢子虫的形式释放到水柱中,水柱中的放射孢子虫又通过皮肤、鳃等感染鲫鱼宿主并在体内发育进行下一个生活史。
洪湖碘泡虫是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病原体,主要感染鲫鱼鱼种,但近年来在鱼苗也有发现,主要寄生在鲫鱼喉部,严重寄生时会导致鲫鱼喉部严重充血,剪开喉部会发现里面充满了大量豆腐渣样包囊,有时也会直接撑破喉部导致鲫鱼死亡。然而,当鲫鱼喉部出现明显病症,镜检可发现成熟孢子时已处于发病末期,主要是由于粘孢子虫成熟后在孢子外形成坚硬的几丁质壳,一般的药物无法穿透,因此无法杀死该虫。但当孢子在鱼体内处于营养体以及在水 体中处于放射孢子虫阶段时,普通的药物都可以轻易将它杀死,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另一方面,土壤中孢子丰度对我们评估洪湖碘泡虫的爆发有积极指导作用。因此,发展洪湖碘泡虫特异性检测方法检测鱼体内处于营养期的孢子、水体中放射孢子虫以及土壤中孢子丰度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检测的洪湖碘泡虫PCR特异性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
一种洪湖碘泡虫PCR特异性检测引物,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
正向引物MHF:5’-TAAAGTTAGCATCGAGAGCA-3’;
反向引物MHR:5’-CGCTGTATGATTAAACTGCT-3’。
一种洪湖碘泡虫的PCR特异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洪湖碘泡虫的ITS基因为靶基因,通过PCR方法,以待检样品为模板,以上述特异性检测引物扩增靶基因,经琼脂糖电泳后检测是否会产生432bp大小的特异性电泳条带,从而将洪湖碘泡虫成分进行特异性鉴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CR方法的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5μL,2.5mmol/L的dNTP Mixture 2.0μL,5U/μl Takara Taq 0.3μL,10μmol/L MHF 0.5μL,10μmol/L MHR 0.5μL,DNA模板1μL,灭菌双蒸水补足至体积25μ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R方法的反应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上述洪湖碘泡虫PCR特异性检测引物,设计合理,用于洪湖碘泡虫检测,不仅能成功从鲫鱼喉部组织、血液中检测洪湖碘泡虫,也能从水样、土壤中检测洪湖碘泡虫,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同时还可以监测洪湖碘泡虫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整个生活史过程,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 践中,对减轻洪湖碘泡虫对我国异育银鲫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有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洪湖碘泡虫PCR引物特异性检测图,其中,1:双蒸水空白对照;2:洪湖碘泡虫;3:鲫鱼肌肉组织;4:瓶囊碘泡虫;5:吴李碘泡虫;6:塔形碘泡虫;7:射阳碘泡虫;8:倪李碘泡虫;9:丑陋圆形碘泡虫;10:口腔碘泡虫;11:普罗尼碘泡虫;12:荆州碘泡虫;13:多涅茨尾孢虫;14:水滴尾孢虫;15:DL2000Marker;
图2为鲫鱼喉部组织样品中洪湖碘泡虫PCR特异性检测图,图中,1:孢子添加个数为7.0x104;2:孢子添加个数为7.0x103;3:孢子添加个数为7.0x102;4:孢子添加个数为7.0x101;5:孢子添加个数为7.0x100;M:DL2000Marke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