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7955.4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春;杨锋;任仙娥;黄承都;李利军;张昆明;黄琼;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3B20/06 | 分类号: | C13B20/06;C13B20/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激振荡脉冲 空化强化 蔗汁澄清 硫熏中和反应 二次加热 传统的 磷酸亚硫酸法 碱性亚硫酸 酸性亚硫酸 中性亚硫酸 澄清工艺 硫熏中和 亚硫酸法 自激振荡 沉降器 脱色率 清汁 糖汁 蔗汁 残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在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可以是酸性亚硫酸法、碱性亚硫酸法、中性亚硫酸法或者是磷酸亚硫酸法等)中,将硫熏中和后的蔗汁通入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对硫熏中和反应进行强化,所述的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是能够产生自激振荡的装置;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或是设置在硫熏中和反应之后、二次加热之前;或是设置在二次加热之后、进入沉降器之前。相比于传统的工艺,本发明通过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蔗汁澄清,取得如下效果:(1)糖汁中残留的SO2、Ca2+降低20%以上;(2)清汁纯度提高1%以上;(3)脱色率提高4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蔗汁澄清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澄清工序是制糖过程最关键的环节,澄清的目的是将混合汁中的胶体、色素等非糖份除去。在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中,澄清是通过添加SO2、石灰乳和磷酸,形成亚硫酸钙沉淀和磷酸钙沉淀从而将糖汁中的胶体、色素等杂质吸附而除去,亚硫酸钙沉淀和磷酸钙沉淀对胶体色素的吸附能力直接影响到澄清效果。目前白砂糖质量相关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的硫熏中和过程存在硫熏强度过高、二氧化硫吸收不完全、积垢多、适应生产能力差、逸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大气环境等缺点,最重要的是由于中和反应不完全、CaSO3析出不充分导致清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偏高,最终导致白砂糖成品二氧化硫偏高而使产品降级。
澄清效果受到亚硫酸钙沉淀的吸附性能及沉淀颗粒密度即致密程度的影响,而SO2残留则是未参与反应的SO2或H2SO3,实质上是由中和反应程度和速度决定的,因而,若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加快中和反应速度和加大反应程度,并使沉淀颗粒结实致密,就能够达到提高脱色率、降低糖汁中SO2残留量的双重效果。此外,蔗汁的色值高低一方面和澄清效果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蔗汁残留非糖分中有色物的含量有关。如何提高中和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是提高澄清和脱色效果、降低残硫量的关键。
目前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有采用涡流装置产生水力空化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涡流空化会导致涡流泵叶片和空腔的“空蚀”,“空化”效果也好,“空蚀”也就越严重,涡流泵受损害也就越大,使设备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种特殊结构的自激振荡空化器产生空化射流,对蔗汁(中和汁或石灰汁)进行作用,从而达到强化澄清的效果。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蔗汁澄清的方法,在传统的亚硫酸法澄清工艺中,将硫熏中和后的蔗汁通入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对硫熏中和反应进行强化,所述的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是能够产生自激振荡并产生强烈脉冲水力空化的装置。
所述的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的入口压力为0.2~0.6MPa,出口压力为环境压力。
所述的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或是设置在硫熏中和反应之后、二次加热之前;或是设置在二次加热之后、进入沉降器之前。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是具有中空部分的管状结构,沿物料的流动方向,自激振荡脉冲空化强化装置的中空部分分别为第一圆孔段Ⅰ、第二圆孔段Ⅰ、第三圆孔段Ⅰ、喇叭口段Ⅰ和第四圆孔段Ⅰ,所述第一圆孔段Ⅰ直径D1与第二圆孔段Ⅰ直径D2的比值为1.5~3.5,第二圆孔段Ⅰ直径D2与第三圆孔段Ⅰ直径D3的比值为1.5~5。
所述的第四圆孔段Ⅰ直径D4与第三圆孔段Ⅰ直径D3的比值为6~7,所述的喇叭口段Ⅰ的倾斜角度α1为25~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7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