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淡化一体式复合滤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7897.5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燕芬;汤艺文;沈炎标;郑荣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西滤水龙头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淡化 体式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水淡化一体式复合滤芯,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水淡化的复合滤芯结构。
背景技术
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称之为海水淡化,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以及碳酸铵离子交换法,目前应用反渗透膜法及蒸馏法是市场中的主流。反渗透膜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很快,主要发展趋势为降低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提高反渗透系统回收率,廉价高效预处理技术及增强系统抗污染能力等。目前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法往往是应用在大型海水处理系统,目前还没有出现专门应对海水淡化的复合滤芯,以适应小型化海水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淡化一体式复合滤芯,通过复合滤芯过滤海水达到人体饮用水的标准,具有结构合理、能耗低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水淡化一体式复合滤芯,包括外壳,外壳一端为进水口,外壳另一端为出水口,外壳内进水端设有前置复合膜片,外壳内出水端设有后置复合膜片,外壳内前置复合膜片和后置复合膜片之间设有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海水自外壳进水口进入依次经内前置复合膜片、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后置复合膜片过滤形成达标饮用水,前置复合膜片、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后置复合膜片由外壳固定形成一体化的复合滤芯。
进一步,所述前置复合膜片包括凹凸棒、蒙脱石及离子交换纤维混合粘接形成膜层,按重量计,其中凹凸棒占20%-35%、蒙脱石35%-50%及离子交换纤维占15%-35%。
进一步,所述后置复合膜片包括凹凸棒、蒙脱石及电气石混合粘接形成膜层,按重量计,其中凹凸棒占20%-35%、蒙脱石35%-50%及电气石占15%-35%。
进一步,所述外壳是由前壳、后壳及中间壳组成,前壳内设有前置复合膜片,中间壳内固定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后壳内设有后置复合膜,中间壳与前、后壳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固定,所述前置复合膜片的出水侧面设有滤片。
进一步,所述滤片上设有若干水孔。
进一步,所述前壳具有进口端,进口端上设有若干进水孔。
进一步,所述后壳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为螺纹出口或卡接口。
进一步,中间壳与前、后壳的接口处分别设有环形槽,前、后壳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一个以上的卡点以扣接于中间壳的凹环内实现快速固定。
本发明通过将前置复合膜片、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后置复合膜片集成于一外壳内形成一体化的复合滤芯,海水自外壳进水口进入依次经内前置复合膜片、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后置复合膜片过滤形成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饮用水。本发明具有小型化、一体化的特点,经过这样的过滤芯淡化海水不仅能去除海水中汞、铅、砷等重金属、氯化物、盐分子,还可以保留含有钙、镁、碘、锌、硼等有益矿物质,可以补充人体生理所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分解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海水淡化后的项目指标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西滤水龙头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西滤水龙头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7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时监测水质的净水机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自来水除污泥杂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