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7475.8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源诺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B2/72;E04C2/30;E04C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沉 混凝土 搅拌 铝合金 板房 结构 | ||
1.一种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墙面体,由多块模板(1)拼接而成,位于顶板四周下方;转角体,安装在相邻两墙面体的转角处,与墙面体的侧边拼接;联接体,安装在地面上,与墙面体的底部固接;所述模板、转角体的两拼接面分别为相互配合的插条(2)和凹槽(3),所述插条由两插接片(21)组成;在所述插条端部配置有第一密封件(4);所述模板、转角体具有中空腔的双层结构;所述联接体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与地面基座(6)相接的面板(51),所述面板的一侧边缘处设有与之垂直并指向上方的第一直板(52),所述面板上还设有与第一直板平行间隔布置并指向上方的第二直板(53),所述第一直板与第二直板形成上钩部,用于置放墙面体的底部;所述面板上还设有与之垂直并指向下方的第三直板(54),其端部经弯折形成下钩部,用于埋在所述地面基座内;所述墙面体与上钩部之间配置有第二密封件(7),且墙面体通过螺栓和所述地面基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直板(52)和第二直板(53)构成的上钩部的两侧内壁,各形成有一呈对应的横板(55),所述第二密封件(7)的两侧设有与两个所述横板(55)相卡合的让位口(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接片(21)为平行设置,其端部两侧上设有凹扣部(22);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截面为山字形,其底部露出于插条端部外,其三边覆盖于凹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接片(21)为张开设置,形成喇叭口结构,其上设有相互对称的折弯部(23);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截面为哑铃形,设于两个所述插接片(21)之间,且一端露出于插条(2)端部外;两个所述插接片(21)的折弯部(23)凹陷位上均设有鼓凸部(24);所述凹槽(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弧状压紧件(31),与插条(2)紧密配合,所述弧状压紧件为弹簧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的双层结构由内侧板(11)、外侧板(12)、隔板(13)组成,隔板为多个,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呈间隔并排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51)上设有用于连接地面基座(6)的螺钉孔,在所述螺钉孔所在的面板上设有可增加其与紧固件之间摩擦力的齿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板(53)与所述面板(51)为分体式结构,呈L形,其短边与所述第一直板(52)相配合形成所述的上钩部,长边与面板相接触;所述长边上设有与面板上的螺钉孔相配合的条形孔(5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板(52)由面板(51)的一侧经一次向上弯折而成,所述第三直板(54)由面板在与第一直板相对的另一侧经一次向下弯折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沉式混凝土搅拌站用铝合金板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转角体、固定件均为铝合金挤压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源诺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鑫源诺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74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舞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施工方法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