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住区废水发电蓄能、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7436.8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民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民建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F03B13/06;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废水 资源化循环 发电 分类处理 技术应用 生活废水 臭氧活性炭 水资源节约 空气净化 环保成本 环保处理 环保服务 环境治理 深度处理 生化处理 市政废水 系统集成 无害化 减量 废弃物 焚烧 水资源 局限 排放 水利 绿化 吸收 源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住区废水发电蓄能、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系统。该系统由住区生活废水(物)环保处理子系统(1)、住区废水绿色发电蓄能子系统(2)、住区废水(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子系统(3)组成。与以往市政废水(物)高投入集中焚烧、添埋销纳处理技术不同,该系统突破了以往住区生活废水(物)分类处理利用难,环保成本费用高,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限,系统集成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生化处理、绿植吸收、水利发电蓄能技术,并通过住区废水(物)源头收集分类处理和发电蓄能,实现了住区废弃物(水)无害化减量排放,水资源节约、空气净化环境治理,降低了住区绿化成本,确保了住区宜居质量提高,环保服务增值与可持续发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住区废水发电蓄能、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系统。更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住区生活废水(物)环保处理、发电蓄能、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系统创新。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住区生活废水、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势在必行。截至201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75.8万吨/天;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21%。但现有住区生活废水、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多依赖市政大规模焚烧添埋处理技术设施,而缺少从源头分类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快速化、资源化、集约化和低成本化的处理技术。特别是缺少环保技术的应用系统创新。一方面,现有单一环保技术的应用,无法作到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统一;更无法作到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由于现有环保技术应用缺少系统性,使环境保护的成本、代价与收益不匹配,以至国家环保投资低效,且社会资本投资动力不足,影响环保产业发展。
目前,现有单一环保技术应用都各有其局限性。如垃圾焚烧添埋技术,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只适用于特定条件下应急处理;沼气池效果好,资源能充分利用,但多用于农户小规模化应用;目前,最具发展的是“垃圾快速化、无害化、无剩余化、资源循环利用化、产业化”为代表的五化技术及装备,但多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市政建设。从住区生活用水资源节约技术看,现有技术应用多侧重住区生活用水使用量本身的节约,而缺少住区生活废水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的系统应用以实现淡水资源的节约。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看,现有技术多侧重应用于大中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项目,而缺少住区生活废水在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同时,发电、抽水蓄能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故上述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三、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废水、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技术难题,克服现有技术的应用局限性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住区生活废水发电蓄能、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系统。该系统由住区生活废水(物)环保处理子系统(1)、住区废水绿色发电蓄能子系统(2)、住区废水(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子系统(3)组成。与以往市政废水(物)高投入集中焚烧、添埋销纳处理技术不同,该系统突破了以往住区生活废水(物)源头分类处理利用难,环保成本费用高,能源、水资源、有机物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限,系统集成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生化处理、绿植吸收降解、小水利发电蓄能技术,并通过住区废水(物)源头收集分类处理、发电蓄能,不仅实现了住区污水、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快速化、资源化、集约化和低成本化的零排放,而且实现了能源、水资源、有机物资源节约、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空气净化环境治理,降低了住区绿化成本,确保了住区宜居质量提高,环保服务增值与可持续发展。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说明。
1、一种住区废水发电蓄能、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系统。该系统由住区生活废水(物)环保处理子系统(1)、住区废水绿色发电蓄能子系统(2)、住区废水(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子系统(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民建,未经袁民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7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