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用承压风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7358.1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森;刘庆利;吴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彬长文家坡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 | 分类号: | E2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35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门墙 风门 承压 安全保护 风门组件 煤矿井下 车辆通过 外侧设置 左右偏移 巷道 泄压 变形 承载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用承压风门组件,包括固定风门墙和风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风门墙外侧设置承压风门墙,在巷道来压时,承压风门墙能够承载压力,对固定风门墙起到保护作用;在风门打开方向的两侧各分别安设安全保护桩,防止车辆通过风门时左右偏移不均,对风门造成剐蹭。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使用方便;承压风门墙起承压和泄压作用,保护了固定风门墙,解决了风门变形打不开的问题;风门安全保护桩能够保护风门不受车辆剐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构筑物,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承压风门组件。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矿山压力显现严重,风门墙体受压后易发生变形,导致风门开启困难,从而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过,对矿井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承压风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用承压风门组件,包括固定风门墙和风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风门墙外侧设置承压风门墙,在巷道来压时,承压风门墙能够承载压力,对固定风门墙起到保护作用;在风门打开方向的两侧各分别安设安全保护桩,防止车辆通过风门时左右偏移不均,对风门造成剐蹭。
所述承压风门墙与固定风门墙之间留有卸压间隙,为200~300mm,有利于承压风门墙受到挤压时不会对固定风门墙产生破坏。
风门固定在固定风门墙上,为两扇前后开启。
所述安全保护桩距离开启后的风门外沿为1~1.5m;每侧两个安全保护桩之间的距离要大于所行车辆宽度400 mm;但要小于两个风门开启后的平行距离;所述安全保护桩采用Φ108mm的钢管加工后埋入巷道底板,露出巷道底板部分高600~700mm。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使用方便;承压风门墙起承压和泄压作用,保护了固定风门墙,解决了风门变形打不开的问题;风门安全保护桩能够保护风门不受车辆剐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承压风门墙;2—固定风门墙;3—风门;4—安全保护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固定风门墙2和风门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风门墙2外侧设置承压风门墙1,在巷道来压时,承压风门墙1能够承载压力,对固定风门墙2起到保护作用;在风门3打开方向的两侧各分别安设安全保护桩4,防止车辆通过风门3时左右偏移不均,对风门3造成剐蹭。
所述风门3固定在固定风门墙2上,为两扇前后开启。
所述安全保护桩4距离开启后的风门3外沿为1m;每侧两个安全保护桩4之间的距离要大于需要通过车辆的宽度400 mm;但要小于两个风门开启后的平行距离。
所述安全保护桩4采用Φ108mm的钢管加工后埋入巷道底板,露出巷道底板部分长度为600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凡依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均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彬长文家坡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彬长文家坡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7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致密破碎岩层内巷道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井下风门闭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