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护筒起吊导向装置及钢护筒起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6529.9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桥;杨蒙;王吉连;蒋本俊;徐帆;郭航;谌博;熊阳;藕长洪;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护筒 起吊 导向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护筒起吊导向装置及钢护筒起吊方法,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其包括转动装置、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支撑座,所述转动支撑座包括座体和位于座体顶端的转轴;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护筒支撑部件,所述护筒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且所述护筒支撑部件包括用于支撑钢护筒的第一支撑部件和用于抵持所述钢护筒端部的挡止部件。在钢护筒竖直翻转过程中,转动装置支撑于钢护筒末端并供钢护筒转翻转时作为转动支点,因此,钢护筒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和地面相互摩擦,从而避免了护筒底口局部变形、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护筒起吊导向装置及钢护筒起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大型桥梁施工技术也得以不断创新和迅速发展,其中钢护筒的起吊、安装施工在湖泊及江河中使用越来越广泛,钢护筒多采用与地面或沙土接触,或采用内十字支撑增加局部刚度的方法,进行起吊安装作业,现有的施工方法钢护筒起吊竖立过程中与接触面易滑移摩擦,造成钢护筒底口局部变形、损伤。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钢护筒起吊导向装置及钢护筒起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损伤钢护筒的钢护筒起吊导向装置及钢护筒起吊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一种钢护筒起吊导向装置,其包括转动装置、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支撑于钢护筒末端并供钢护筒转翻转时作为转动支点,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在钢护筒水平状态时和所述转动装置共同支撑所述钢护筒,所述固定装置用于钢护筒转动至垂直状态时和转动装置共同支撑钢护筒,所述转动装置包括:
转动支撑座,所述转动支撑座包括座体和位于座体顶端的转轴;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上;
护筒支撑部件,所述护筒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且所述护筒支撑部件包括用于支撑钢护筒的第一支撑部件和用于抵持所述钢护筒端部的挡止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动座包括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顶面,所述挡止部件位于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动支撑座与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部分底面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面安装有第一支撑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设有圆弧形支撑面,所述圆弧形支撑面的圆度与所述钢护筒圆度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圆弧形支撑面的内半径为钢护筒直径的4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底部设有第二支撑脚,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二支撑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设有固定卡口,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挡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钢护筒起吊导向装置的钢护筒起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转动装置和支撑装置间隔一定距离放置,并将钢护筒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和支撑装置上;
S2、在钢护筒远离所述转动装置的一端安装吊具及钢丝绳并连接起吊设备;
S3、起吊设备开始起吊,转动钢护筒,在钢护筒转动时,转动座随钢护筒同步转动;
S4、钢护筒转动至竖直状态,并在钢护筒底部远离转动装置的位置设置固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6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