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调和油调和比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5974.3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0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蒋万枫;杨钊;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色谱 联用 测定 调和 比例 方法 | ||
一种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调和油调和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查看调和油配料表,获取调和油成分组成情况;S2收集调和油组成成分单一品种合格植物油;S3使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采集各品种植物油样品信息;S4用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各品种植物油的化合物信息;S5使用化学计量学软件,找出每一种植物油的标记化合物;S6通过方法学验证确定调和油成分比例测定的标记物;S7通过确定的标记物对调和油成分比例进行测定。本发明确定的测定调和油调和比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速、准确、无需化学试剂、绿色环保、省时省力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和油检测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调和油调和成分比例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摄入食用油较多的国家,通过食用油来调整不同地区居民脂肪酸摄入的平衡是可行的途径。多种油脂进行调配生产调和油的初衷是避免人体经常吃单一油种的食用油而造成脂肪酸营养不均衡的缺陷。目前我国还没有很好地规范调和油的生产,尚未制定食用调和油的国家标准,现仅有SB/T 10292-1998行业标准。该标准对食用调和油定义为“根据食用油的化学组成,以大宗高级食用油为基质油,加入另1种或1种以上具有功能特性的食用油(高油酸、高亚油酸、含α或γ亚麻酸、含花生四烯酸、富含VE、谷维素型油脂),经科学调配具有增进营养功效的食用油”。在产品分级中可以概括为“2种或2种以上食用油调制的油为调和油”,而对最重要的目标指标——脂肪酸平衡性却没有任何的要求,显然不能满足居民对油脂营养的需求,同时不能规范调和油市场。由于没有调和油国家标准或标准的缺陷,所以造成监管部门无法监管,调和油市场极度混乱。主要表现为:1)没有从脂肪酸平衡这一根本的营养目标来研制和生产,存在不同原料油的任意调配。2)许多调和油产品的首要指标是价格,造成了原料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了群众认知为“调和油=品质差的油或价格低的油”,使真正营养价值好的调和油无法在市场立足。3)由于标准的缺陷,目前调和油均冠以原料油作为名称,如“谷物调和油”、“花生浓香调和油”、“坚果调和油”、“橄榄调和油”、“茶油调和油”等。实际上可能纯花生油和纯茶籽油的成分比例不到5%甚至更低,许多用棕榈油等价格较低的油种勾兑而成。甚至一些花生调和油通过花生香精等添加剂掺入棕榈油来勾兑成价位稍高的花生调和油。4)目前的检测技术无法准确鉴定调配的原料油及其比例,造成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盲目夸大价格昂贵的原料油比例,欺骗消费者,甚至食用油的掺假肆无忌弹,更给“地沟油”有可乘之机,也衍生出了涉及“地沟油”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5)尽管现在的产品必须进行营养标示,但由于消费者对脂肪酸营养知识的缺乏,无法判断其脂肪酸的平衡性以及如何购买符合健康需求的调和油。6)监管部门虽然承担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和市场销售的监管职能,然而面对上述调和油的缺陷和市场的乱象,造成监管部门无法监管或科学监管。
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食用油的气味来判断其种类。食用油气味是由浓度极低、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的各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而这些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来自原料本身、加工过程产生以及非法添加。感官评价法具有主观性,且面对各式各样的掺伪手段,主观嗅觉根本无法判别真伪,必须借助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食用油的风味物质进行客观、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调和油检测研究多集中在光谱法和色谱法,光谱法通过不同植物油对不同波长的光谱吸光度不同进行快速检测成分比例;色谱法主要是通过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来计算调和油成分比例。现有的各种方法都存在特征指标专一性不强,或者检测灵敏度不高,或者检测准确度不高,仅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特定类型的调和油测定。
因此业界急需建立一套快速、高效、通用性好的调和油成分比例检测方法,以推进食用油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利益。
理论上,要研究建立一个完善的调和油方法,有两个关键。第一、寻找每一种组份的特征标记物,该标记物最好只在这种组份中存在,在其他植物油中不存在,或者含量差距非常明显;第二、该标记物在每一组份中含量相对稳定,不同来源,不同加工工艺对其含量影响不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5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