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镍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5597.3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刚;赵旭东;卢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7/34;C25B1/04;C25B1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镍 电催化材料 纳米材料 纳米复合 制备方法和应用 电解水 催化活性位点 电子转移效率 金属氢氧化物 电导率 复合 铂纳米颗粒 肖特基势垒 电子通路 六方晶系 贵金属 烧结 过电位 金属铂 催化剂 沉积 制备 制氢 消耗 阻碍 | ||
1.一种氮化镍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氮化镍纳米材料和沉积在氮化镍纳米材料中的铂纳米颗粒组成,氮化镍纳米材料的结构为六方晶系,颗粒尺寸为100-200nm,铂纳米颗粒尺寸为8—15nm,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将镍盐晶体、金属氢氧化物和尿素混合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150-200℃温度下反应20-3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超声清洗后置于60-100℃条件下恒温干燥5-8h,得到氮化镍粉末;在步骤1中,所述镍盐晶体采用六水合硫酸镍或者六水合氯化镍,所述金属氢氧化物采用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氮化镍粉末压制成片状氮化镍,将上述片状氮化镍置于真空管式炉中烧结,烧结条件:真空度为3-7×10-4Pa,温度为400-500℃,保温时间为1-3h,自然冷却后得到片状氮化镍样品;
步骤3,将片状氮化镍样品固定在镍金属片上作为电化学沉积系统的工作电极,用石墨棒和饱和甘汞电极分别作为电化学沉积系统的对电极和参比电极,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在-1.8V--0.8V之间来回扫描以在片状氮化镍上沉积制备铂纳米颗粒,扫描速率为3-8mV/s;在步骤3中,电解液采用1mol/L的KOH水溶液与0.06mol/L的K2PtCl4水溶液的混合溶液,其中,KOH水溶液与K2PtCl4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00-3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镍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氮化镍纳米材料的颗粒尺寸为150-180nm,铂纳米颗粒尺寸为10—12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镍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22-26h,超声清洗采用蒸馏水以及无水乙醇分别清洗4-6次,干燥温度为75-85℃,干燥时间为5-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镍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真空度为4-6×10-4Pa,温度为420-460℃,保温时间为1.5—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镍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KOH水溶液与K2PtCl4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40-260):1,扫描速率为4-6mV/s。
6.一种氮化镍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将镍盐晶体、金属氢氧化物和尿素混合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150-200℃温度下反应20-3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超声清洗后置于60-100℃条件下恒温干燥5-8h,得到氮化镍粉末;在步骤1中,所述镍盐晶体采用六水合硫酸镍或者六水合氯化镍,所述金属氢氧化物采用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氮化镍粉末压制成片状氮化镍,将上述片状氮化镍置于真空管式炉中烧结,烧结条件:真空度为3-7×10-4Pa,温度为400-500℃,保温时间为1-3h,自然冷却后得到片状氮化镍样品;
步骤3,将片状氮化镍样品固定在镍金属片上作为电化学沉积系统的工作电极,用石墨棒和饱和甘汞电极分别作为电化学沉积系统的对电极和参比电极,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在-1.8V--0.8V之间来回扫描以在片状氮化镍上沉积制备铂纳米颗粒,扫描速率为3-8mV/s;在步骤3中,电解液采用1mol/L的KOH水溶液与0.06mol/L的K2PtCl4水溶液的混合溶液,其中,KOH水溶液与K2PtCl4水溶液的体积比为(200-30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氮化镍纳米复合电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22-26h,超声清洗采用蒸馏水以及无水乙醇分别清洗4-6次,干燥温度为75-85℃,干燥时间为5-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55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